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目标探测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是一种新型引信,可用于小口径高射炮,加快实现常规武器的智能化和灵巧化。以某小口径高射炮为平台,对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的目标探测体制、激光器相关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抗干扰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将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激光雷达和激光制导等多项相关领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的设计中,并针对系统自身的特点加以改造和推导。
在分析激光目标散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的新型探测体制,该体制在不同弹目交会情况下均适用;推导出半主动式激光近炸引信的作用距离方程;分析了系统激光器的选型、设计与编码等相关技术;讨论了不同光电探测器的特点,选出了合适的探测器型号;研究了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最后设计的产品满足小体积、低功耗的要求;分析系统不同类型的噪声,推导出接收系统信噪比公式;讨论了抗环境干扰和抗电磁干扰的相关措施。
|
|
|
|
1 |
王广生;激光引信抗超低空地杂波干扰技术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01期 |
2 |
杨秀霞,顾文锦,林涛;激光引信系统诸元的仿真建模与分析[J];制导与引信;2000年01期 |
3 |
张翼飞,邓方林,陈卫标;适用于弹道导弹激光引信的DPSSL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4年03期 |
4 |
张辉,王涌天;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激光引信回波信号仿真技术[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8期 |
5 |
孔祥亮;面空导弹激光引信信息处理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4年04期 |
6 |
张翼飞,石旭生,邓方林;弹道导弹激光引信测高算法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4年01期 |
7 |
孔有发;国外激光引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探测与控制学报;1992年04期 |
8 |
张辉,朱永,王涌天;基于光纤传输的激光引信仿真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3年06期 |
9 |
王广生,范卫东;飞机目标激光近场散射特性初步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3年02期 |
10 |
杨东红,张彦梅;基于DSP的伪随机序列相关系统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4年01期 |
11 |
贾晓东;;激光引信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
12 |
别海罡;;基于FPGA的激光引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J];制导与引信;2007年02期 |
13 |
孙建强;栗苹;陈慧敏;李昆;;基于景象投射技术的激光引信半实物仿真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6期 |
14 |
张志鸿,王维;法国便携式西北风防空导弹[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7年06期 |
15 |
纪铁刚,张河,陈炳林;提高脉冲鉴相激光近炸引信定距精度技术研究[J];激光杂志;2004年06期 |
16 |
唐俊;周宗海;刘卫强;;一种激光引信反射信号的计算方法[J];制导与引信;2007年04期 |
17 |
田浩;刘斌;周军伟;刘卫强;;基于FPGA的脉冲激光引信信号处理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2008年03期 |
18 |
张祥金;沈娜;张合;王晓锋;;激波对前置激光引信光程影响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5期 |
19 |
赵岩;马洪远;南成根;;激光近炸引信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
20 |
林溪波;激光技术应用综述[J];上海航天;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