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毫米波高分辨雷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频率步进雷达是一种频域合成一维距离高分辨雷达,它具有瞬时带宽窄,合成带宽宽,对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要求低的特点。
雷达的数字化是现代雷达的发展趋势,本论文旨在探索性地研究数字化技术在毫米波高分辨雷达中的应用。
论文对数字化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雷达数字化技术)发展以及雷达数字化技术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指出了雷达数字化包括用数字部件代替大部分模拟部件,雷达信号波形的数字化产生、雷达波束的数字化形成、雷达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等。
本论文讨论了使用DDS产生步进频率脉冲和线性调频脉冲复合波形的方法,以及线性调频脉冲频率步进雷达信号的处理方法;应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理论推导了LFM频率步进雷达信号一维距离像数学表达式;在设计毫米波高分辨雷达导引头时,采用大时宽带宽积脉冲(4μs×31.25MHz)和较窄矩形子脉冲(125ns)频率步进脉冲两种波形,很好地解决了脉冲体制下远程探测与减小近程盲区的矛盾,提出了应用脉内和脉间两种调制波形的方案,兼顾对目标进行远距离和近距离高分辨探测,扩大了毫米波高分辨雷达的作用范围。采用数字直接下变频(DDC)技术,在带通采样过程中,同时完成下变频,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计算并优化了毫米波雷达中频信号带通采样的最佳采样频率,应用现有的集成电路技术实现对中频信号的直接采样、用一个A/D转换器在数字域完成复数正交变换,在数字域完成下变频、获得同相信号和正交相信号、完成对子脉冲的脉内压缩、完成对脉内压缩信号的第二次脉间压缩,从而获得高分辨一维距离像。提出了二步伸缩处理方法,在测距的同时,做到测速,有利于一维成像的速度补偿。
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DDS的控制方法,用单片机对DDS芯片进行控制,产生线性调频基带脉冲(Chirp),结合步进频率脉冲的方法,实现两种波形之间的自适应切换,给出了实验结果。提出了Costas调频编码脉冲的DDS实现方案。
|
|
|
|
1 |
吴兵;谭剑美;向海生;;一种RRU中频数字收发的设计[J];硅谷;2011年04期 |
2 |
王柏年;;车载无线电设备用的500路数字式频率综合器[J];无线电工程;1977年02期 |
3 |
张春荣;;X波段频率综合器锁相环相位噪声特性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1992年03期 |
4 |
王海永,林敏,李永明,陈弘毅;一种实现自调谐频率综合器的算法和结构[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4年04期 |
5 |
张健;;S波段宽带低相噪频率综合器[J];制导与引信;2007年01期 |
6 |
严海若;;多倍频程微波频率综合器[J];无线电工程;1977年02期 |
7 |
曾锡之,潘力华,方明德;氢原子频标中的频率综合器[J];电子学报;1982年03期 |
8 |
高文英;;雷达频率综合器两种合成形式的探讨[J];火控雷达技术;1993年01期 |
9 |
徐亚敏,欧阳萍;L波段全电调式频率综合器[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8年01期 |
10 |
辛勤,周良柱,万建伟,李丽;基于PCI总线的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0年03期 |
11 |
;美国海军将升级“哈姆”导弹导引头[J];电子对抗;2002年05期 |
12 |
于英杰,刘藻珍;某型激光导引头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2期 |
13 |
党群,吕善伟,董胜波;主动雷达导引头地海杂波功率密度谱仿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10期 |
14 |
吴恩德,王志华,张利,李本靖,罗昊;分数N频率综合器的杂散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15 |
何波,沈力为,杨莲兴;适合宽输出范围频率综合器的CMOS压控振荡器电路[J];半导体技术;2004年12期 |
16 |
高烽;;相控阵导引头的基本特点和关键技术[J];制导与引信;2005年04期 |
17 |
符啸;鞠建波;陈建勇;;基于DSP的数字下变频软件实现[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8 |
崔莹莹;夏群力;祁载康;;导引头稳定平台隔离度模型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1期 |
19 |
杜伟明;贾鹏;何强;李志强;;基于GC4016的雷达中频信号数字下变频处理[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6期 |
20 |
靳鹏飞;杨海涛;;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