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整体精铸燃烧室机匣用高强度高温合金研究

陈伟  
【摘要】: 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对燃烧室机匣部件性能和承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匣整体精铸工艺有望克服现行传统锻焊成形机匣刚性差、变形严重的不足,进一步降低重量、提高推重比,更易实现高推重比发动机的复杂结构;而传统机匣大量使用的Inconel 718及替代合金也不能满足新一代高推重比发动机的使用要求。因此发展能够在700℃保持组织和性能稳定、室温至700℃屈服强度均超过1000MPa,且适于整体精铸成形的高强度铸造高温合金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在Inconel 718C和Rene 220合金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系列改型合金成分;并系统研究了Nb、Ta、W、Mo、Al、Ti等元素含量变化对力学性能、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和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规律以及熔体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对试验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保持(Nb+Ta/2)%wt不变,随Ta含量增加,室温和700℃拉伸强度、700℃持久寿命显著提高,合金中γ”相稳定性提高,δ相的析出被推迟,同时低Ta合金中的700℃时效硬化峰在高Ta合金中不再出现,这说明相同原子比的Ta置换Nb既有利于合金强化、又有利于组织稳定性的提高。但当保持Nb含量不变时增加Ta含量,虽然合金拉伸强度和持久寿命显著提高,γ”相稳定性却降低,δ相加速析出,700℃时效硬化峰提前出现,这说明Nb、Ta总原子百分比的提高降低了合金的组织稳定性。 (2)保持Mo含量不变而增加W含量对室温和700℃拉伸强度、700℃持久寿命影响不大,却显著降低γ”相稳定性,强烈促进δ相提前析出,加速700℃时效硬化峰出现。但保持(Mo+W/2)%wt不变,增加W含量时,室温和700℃拉伸强度、700℃持久寿命均显著提高,晶界δ相虽提前析出,却不如单独增加W显著,并且700℃时效至1000小时仍未出现硬化峰,说明该成分合金中γ”相仍具有较好的组织稳定性。 (3)增加Ti含量显著提高室温和700℃拉伸强度,但同时显著降低700℃持久寿命、明显促进δ相析出、降低γ”相稳定性、加速700℃时效硬化峰出现。而增加Al含量显著降低合金持久寿命,但对室温和700℃强度、组织稳定性以及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却不显著。 (4)设计优化的高温合金成分为Ni_(56.415)Cr_(18.0)Co_(12.0)Al_(0.5)Ti_(1.0)Nb_(3.0)Ta_(5.0)Mo_(2.0)W_(2.0)B_(0.02)-Y_(0.05)C_(0.015),采用铸造工艺为1600℃保温熔体处理10分钟、浇注温度1400℃、模壳预热温度800℃,热处理工艺为1180℃×4小时→775℃×4小时→700℃×10小时。该合金700℃屈服强度达1075MPa,700℃/620MPa持久寿命达到250小时,明显优于Inconel 718C合金650℃水平。与Rene 220合金相比,室温屈服和断裂强度分别提高35%和29%,700℃屈服和断裂强度分别提高34%和27%,700℃/620MPa持久寿命提高355%。经700℃1000小时长期时效后,该合金强度和持久性能仍能保持与时效前水平相当,满足新一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精铸燃烧室机匣用材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海青;王钊勇;肖程波;唐定中;;燃气轮机隔热板GH22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材料工程;2010年09期
2 宫磊;付书红;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新型718合金的元素强化作用及组织稳定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12期
3 张炳大,佟英杰,张嘉媛,刘泽洲,朱耀霄;M91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的组织和凝固特性[J];金属学报;1990年06期
4 吴素琴;;长期时效对电渣熔铸GH136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物理测试;1991年06期
5 王淑荷,郭建亭,赖万慧,葛云龙,谭明晖,李辉;GH903高温合金650℃长期时效后的组织与性能[J];金属学报;1990年06期
6 刘孝福;娄延春;苏贵桥;于波;;定向凝固用陶瓷型壳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现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年10期
7 焦健;史一宁;邱海鹏;孙明;李秀倩;罗京华;;高性能连续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3期
8 石卫民;魏寿庸;王鼎春;李渭清;王青江;刘建荣;;Ti60钛合金大棒材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S1期
9 张秉刚;陈国庆;郭栋杰;刘成来;;高温钛合金Ti55/Ti60真空电子束焊接[J];焊接学报;2009年12期
10 张宏炜,肖程波,王定刚,余乾,尹健伟,宋尽霞;不同冷却方式对K465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2年12期
11 熊新红;张海鸥;罗继相;王桂兰;徐继彭;;等离子熔积直接成形GH163高温合金零件组织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06期
12 王大威;田雨;王安国;蒋国森;赵岭;;电渣熔铸GH132合金炉底辊工艺及组织性能[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年S1期
13 刘朝华;齐广霞;陈兆祥;陈立新;汪大成;;镍基高温合金锻后固溶处理的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3年05期
14 邹敏明;张军;刘林;傅恒志;;熔体过热对镍基高温合金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05期
15 张金旺;许并社;;Y对AZ31镁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6 樊亚军;曹继敏;王卫民;陈志宏;;多向镦拔对医用TC4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0年19期
17 付春坤;白钢;胡亚真;苏利龙;;7050-T7451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组织及性能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1年13期
18 许春香;周杨;李威;王振强;刘燕萍;;Ca对Mg-6Al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7期
19 刘燕;;酒钢2~#高炉破损炉皮(Q235C钢板)微观组织分析[J];酒钢科技;2005年03期
20 吴文云;邱小明;殷世强;孙大谦;李明高;;Bi、Ag对Sn-Zn无铅钎料性能与组织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永宁;黄朝晖;贾新云;张强;张宏炜;张俊;;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柱晶高温合金DZ408(DZ8)的研究[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伟;李长春;李辉;楼琅洪;陈光;;热处理对一种Ni-Cr-Co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轶农;黄志青;;FSP制备Mg-AZ31/ZrO_2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谭永宁;黄朝晖;余乾;赵希宏;邢占平;仝健民;;铼对定向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5 苏春霞;王勇;张起生;;Ti-B微合金化低碳Si-Mn钢直接淬火工艺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6 赵军峰;黄宏军;袁晓光;李润霞;;半固态成型对过共晶Al-Si合金Si相形貌及性能的影响[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7 许文勇;李周;张国庆;袁华;李正栋;姚瑞平;田世藩;徐石斌;;喷射成形GH742y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8 曲敬龙;杜金辉;邓群;吕旭东;庄景云;;热变形工艺对GH720L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鹤;白明远;彭楚峰;张文扬;;激光快速成形Ti6Al2ZrMoV合金氩弧焊试验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二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袁华;张国庆;李周;姚瑞平;田世藩;徐石斌;李正栋;许文勇;;难变形高温合金喷射沉积工艺对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整体精铸燃烧室机匣用高强度高温合金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梦丽;管用20钢应变时效的演化规律及无损检测方法[D];山东大学;2012年
3 赵坦;第二代定向柱晶高温合金DZ59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建云;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魏伟;块体超细晶铜的制备与组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杰芳;电解加钛共晶铝硅活塞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贺毅强;喷射沉积SiC_p/Al-Fe-V-Si复合材料热加工工艺、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王涛;镁锂稀土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李明照;AZ31-xNd镁合金熔炼、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建波;Al-4.8Cu-0.5Mg-0.3Ag-0.15Zr合金组织性能及沉淀析出行为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福;K423A承力机匣精铸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朱德智;SiCp/Cu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彦军;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4 刘祎冉;ZrO_2(3Y)-CaO-SiO_2-TiO_2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D];河南科技大学;2008年
5 冯艳斌;Mg-Al-Sr-RE合金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李晓芳;固液混合铸造ZA12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永广;小直径薄壁镁合金管件成形工艺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8 魏佳;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9 庞靖;铁基和钨基快冷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书生;轧制工艺对Al-5Fe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抚顺特钢研制出高温合金新材料[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2 雷鸿;一航锻铸努力成为航空锻造排头兵[N];中国航空报;2007年
3 洪山;斯奈克玛公司坡露未来航空发动机概念[N];中国航空报;2007年
4 天同证券 张锐;G抚钢低价航天军工股[N];证券时报;2006年
5 骆明本报记者 帅弋;今年年底入驻金阳[N];贵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车辉;比蓝天还辽阔的是他的“中国心”[N];工人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杭晓宁 胡波 通讯员 吴文生;“昆仑”涡喷航空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N];中国航空报;2002年
8 钟强;2006年航空发动机制造走向[N];中国航空报;2006年
9 张雨;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万名员工有了年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记者 何晓亮;铸就中国航空之“心”[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