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能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朱伟  
【摘要】: 以典型硝胺化合物RDX、HMX和固体推进剂中常用氧化剂AP为主体,通过混入高聚物等添加剂构成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和固体推进剂模型,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这些高能混合体系,进行系统的计算和模拟,求得它们的广义结构和性能,为它们的配方设计提供了丰富信息和规律。全文大体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研究RDX晶体及其为基的含氟高聚物PBX的结构和性能。 在COMPASS力场下对RDX晶体作不同温度(195~445K)的NPT-MD模拟。求得RDX晶体结构、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随温度而递变的规律:RDX的晶胞参数和体积均随温度升高而递增;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均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弹性系数和(拉伸、体积、剪切)模量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表明体系的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将四种典型氟聚物粘结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氟橡胶(F_(2311))和氟树脂(F_(2314)),分别置于RDX的(001)、(010)和(100)晶面上,依次对所得12种PBX模型进行COMPASS力场下的NVT-MD模拟。首次报导了常温下RDX基PBX的力学性能、结合能和爆轰性能及其随氟聚物粘结剂种类以及不同RDX晶面而递变的规律:少量氟聚物粘结剂的加入明显改善RDX的力学性能且对RDX不同晶面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一样,其中PVDF置于不同晶面均能较好改善体系的各向同性力学性能。氟聚物与RDX各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为PVDF>F_(2311)>F_(2314)>PCTFE。少量氟聚物虽使RDX的爆炸性能有所下降,但仍较常用炸药TNT高得多,故所得PBXs仍不失为具较高开发和应用价值的高能复合材料。 结合实验工作的需要优选出RDX(001)、(010)和(100)/F_(2311)(氟橡胶)三种PBX模型,完成了它们在不同温度(245~455K)下的NVT-MD模拟,探讨了温度(T)对PBX力学性能和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而对结合能(E_(bind))影响较小。通过对相关函数g(r)分析,揭示了F_(2311)与RDX之间存在的氢键和vdW作用,从本质上解释了结合能随温度的变化态势。 第二部分用自行建立的修正PCFF(MPCFF)力场对固体推进剂配方的多种分解和综合模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NVT-MD模拟研究,找到了高能混合体系的感度理论判据。 高氯酸铵(AP)是固体推进剂的重要组分,至今没有适用的力场参数。我们借助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结果,拟合出AP的力场参数,并将其编入PCFF力场之中。该新建立的含AP力场参数的修正后PCFF(MPCFF)力场,经验证表明,完全适用于高能固体推进剂结构一性能的模拟研究。以AP/HMX二组分体系为例,在MPCFF力场下,通过不同温度的NPT-MD模拟,求得其热膨胀系数和结合能及其随温度而递变的规律,并采用对相关函数g(r)分析,揭示了AP和HMX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 对不同配比和不同温度下的AP/HMX二元混合体系,进行MPCFF力场下的NVT-MD模拟,求得结合能和HMX的热解和起爆引发键(N-NO_2键)的平均键长(L_(N-NO2))和最大键长(L_(max));发现计算所得L_(max)与实验感度之间存在平行递变关系。建议以高能复合材料中易爆燃组分引发键的最大键长作为其热和撞击等感度的理论判据,借以阐明、比较或预示它们的相对安全性。 对固体推进剂配方的多种分解和综合模型体系,亦即不同配比的二组分体系AP/NG(3:1、2:1、1:1和1:2)、AP/BTTN(3:1、2:1、1:1和1:2)、HMX/BTTN(1:1)、HMX/NG(1:1)、PEG/AP(1:1和1:4)、PEG/HMX(1:1和1:6)、PEG/NG(1:2和1:4)和PEG/BTTN(1:2和1:4),三组分体系(NG/BTTN)/AP(3:1、2:1、1:1和1:2)以及五组分体系(PEG/NG/BTTN)/AP/HMX(2.5:4.1:1.4、2.5:3.9:1.9、2.5:3.5:2.3和2.5:2.9:2.9)进行MPCFF力场下的NVT-MD模拟研究,提供结合能和易爆燃组分引发键的最大键长随组成和配比而变化的丰富信息和递变规律,用于比较或预示它们的相对安全性,有利于指导或供实际配方设计作参考。 总之,本文对PBX和推进剂等多类型高能混合体系的结构和性能,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模拟研究,在这一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和创新性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国家“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赋予的各项应用基础科研任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宇;冯顺山;;基于最大熵原理的炸药能量和感度评价及应用[J];科技导报;2011年13期
2 樊学忠;庞维强;;某铯盐在丁羟推进剂中的应用初探[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1期
3 刘德辉;高氯酸铵/硝胺推进剂冲击感度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1992年01期
4 罗振群;;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物平衡组分的布林克莱算法及应用[J];应用科技;1986年02期
5 谷卓伟;张兴卫;;激光辐照固体推进剂材料的冲量耦合机制分析[J];高能量密度物理;2006年04期
6 吴文华;;固体推进剂偶联效果表征[J];固体火箭技术;1990年01期
7 王长起;;固体推进剂中铝粉的燃烧行为[J];飞航导弹;1992年07期
8 刘书田;蒲远远;;新型高能氧化剂及其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J];火炸药;1996年02期
9 钟雷;商黎鹏;李吉祯;;纳米燃烧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J];飞航导弹;2008年03期
10 赵峰;常新龙;;某固体推进剂湿热老化模型[J];火箭推进;2008年01期
11 王敦举;;键合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进展[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4期
12 陈洛亮;;氮丙啶类键合剂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2年02期
13 刘子如,郝仲璋,谢俊杰,吴承云;FH-94固体推进剂的可靠度评估和可靠贮存寿命预测研究[J];兵工学报(火化工分册);1994年02期
14 王峻晔,桑秉诚;固体推进剂非稳态燃速测量及燃速对压强变化响应滞后[J];宇航学报;1997年01期
15 张宝艳,谭惠民,田林祥,姚维尚;热塑性弹性体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J];火炸药;1997年01期
16 王宁飞,汪亮;固体推进剂燃烧微观诊断技术述评[J];推进技术;1998年06期
17 高鸣,蔡体敏;固体推进剂体积模量试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1999年02期
18 孙杰,董海山,郑培森,张凌;F_(2314)粘结HMX的研究[J];含能材料;2000年04期
19 马跃,张海林;球形二硝酰胺铵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2年01期
20 张君启;张炜;朱慧;王春华;;固体推进剂用含能黏合剂体系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奎;;复合超塑化剂(CSP)配方设计[A];2007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新产品(转让)交流会会议交流资料[C];2007年
2 林朝朋;芮汉明;许晓春;;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微生物培养基配方设计[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卯君;;儿童补血饮料《宝宝福》配方设计[A];北京食品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2年
4 王立君;;适合高温金属化釉配方的设计[A];“提高产品合格率”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蒋旭东;;Ⅱ型沐浴露主活性成分剖析与配方设计实践[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6 周英;;染后头发修护产品配方设计[A];2004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温家伶;包立斌;牛全峰;王强;;优质工艺性能A102焊条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8 王涛;陈东;;制动摩擦的基础研究与相应产品的开发——对发展我国汽车制动器新产品的探讨[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9 肖子英;;染发化妆品配方设计[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德平;朱晓峰;;材料改性、预处理技术在纺纱胶管配方设计中的应用[A];“经纬杯”全国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和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高能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魏青;高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工艺和燃烧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朱曙光;固体推进剂火焰温度分布测量[D];清华大学;2003年
4 安崇伟;硝胺炸药的表面包覆及其对推进剂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苗苗;高能固体推进剂燃速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兆栋;镁合金活性焊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甫;粘弹性界面断裂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脱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封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综合特性预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许晓娟;有机笼状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的分子设计和配方设计初探[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周遵宁;燃烧型抗红外发烟剂配方设计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战斌;固体推进剂火灾灭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潜;废弃固体推进剂主要组分的分离及回收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陈松;固体推进剂捏合机温度与压力测试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4 李华伦;发射回收一体化空气炮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田永常;BP网络法在钻头配方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6 方国勇;HMX基高聚物粘结炸药(PBX)配方设计的分子水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简川霞;钙塑材料丝印原色油墨配方设计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赵成文;新型可燃药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汪少平;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及燃速预估程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毕磊;固体推进剂中OH自由基空间分布与强度的光谱诊断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科学院 刘建平 王晓睿;安全饲料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2 记者 姜泓冰;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上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李萌;PVC软制品电缆料配方设计学研班下月开班[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赵莹花 夏树良;凹印油墨的配方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4年
5 侯丹;印度 拟发射制图卫星[N];中国航天报;2010年
6 唐亚娥;改性塑料配方设计培训下月开班[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李明理;预混料配方设计[N];中国渔业报;2006年
8 晓青;家禽饲料配方设计原则[N];新疆科技报(汉);2002年
9 山西雄鹰油墨集团 赵莹花 青岛柏益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夏树良;凹印油墨的配方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华中农业大学 马立保;对饲料生产企业及配方师的提示[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