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小口径破甲战斗部破甲稳定性的工艺研究

程明强  
【摘要】: 本文研究了小口径破甲战斗部破甲稳定性的工艺控制方法,在分析提高反坦克火箭弹技术途径、小口径破甲战斗部威力计算理论模型及经验计算公式、影响破甲作用的各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加工工艺与影响破甲作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小口径破甲弹破甲稳定性工艺控制措施深入地进行了调研分析,论证了进行工艺控制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提出了控制破甲稳定性工艺的具体方法;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工艺控制的重点;在专家综合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工艺质量控制手段来达到提高小口径破甲战斗部破甲稳定性的方法。 本文以阐述聚能战斗部破甲理论为基础,简要介绍了利用工艺控制方法来提高破甲能力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以某典型小口径破甲火箭弹为例,利用聚能破甲弹成熟的经验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介绍工艺技术控制方法时侧重于工程应用,经过工程实践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和可靠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惠忠;;法国哈气开斯·布兰特100毫米航空火箭弹[J];现代兵器;1983年12期
2 张元军;李四川;彭小明;;破甲战斗部的炸高设计和制造工艺[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12期
3 薛俊杰;;論破甲战斗部[J];现代兵器;1983年05期
4 孙建;袁宝慧;王利侠;谷鸿平;;紧凑型聚能装药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9年05期
5 ;THIS MONTH[J];兵器知识;2011年04期
6 薛俊杰;;国外反坦克弹药的发展[J];现代兵器;1987年04期
7 徐舜英;樊启发;;兵器构造和发展概论——第一篇 兵器发展概論 第五章 反坦克武器发展[J];现代兵器;1984年05期
8 严峻;;国外对穿甲破甲弹药发展趋势的一些看法[J];现代兵器;1985年09期
9 孙鹏利;程松;;摧甲重矛——世界重型远程反坦克导弹一览[J];现代兵器;2006年12期
10 李浩;;新“地狱火”重装上阵[J];环球军事;2009年23期
11 范爱国;;破甲弹用圆锥形铜药型罩的制造方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12 刘怡昕;;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新动向[J];现代兵器;1985年09期
13 文仲辉;;法国近程反坦克导弹ACCP[J];现代兵器;1986年08期
14 郭永梅;博福斯公司继续发展“比尔”2导弹[J];国外坦克;1995年07期
15 孙建,胡焕性;高威力精密破甲战斗部技术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4年01期
16 ;MW社区[J];现代兵器;2008年05期
17 王惠英;;国外炮兵弹药装备发展现状与特点(上)[J];现代兵器;1992年01期
18 孙业斌;;反坦克弹药何去何从[J];现代兵器;2000年12期
19 ;英美致力发展新型反坦克导弹[J];战术导弹技术;1989年03期
20 ;它世界[J];兵器知识;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明强;小口径破甲战斗部破甲稳定性的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马建;某单兵制导破甲战斗部威力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3 刘建荣;导引头对某单兵破甲战斗部威力的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4 梁鹏程;破甲战斗部虚拟试验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蔡薇;战斗部分离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高峰;某单兵破甲弹战斗部威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兰;伊朗“山寨”导弹大盘点[N];中国航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