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真武天然气处理站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
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天然气处理的生产特点和所涉及物料的危险特性,决定着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危险。对天然气处理站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评价,建立有效的安全评价模式,对于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从总体上认识把握安全生产的能力,明确安全工作方向、提高天然气处理站的本质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他油气生产储运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本文概述了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研究应用现状、前景和评价程序,重点介绍了企业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在分析真武天然气处理站生产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真武天然气处理站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火灾爆炸指数法等六种方法相结合的3+3模式,从系统存在的风险、影响系统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最大危害程度和生产布局与环境、设备设施、人的作业行为等方面,对该站进行全面系统地安全评价。
通过预危险分析,得知该站主要危害包括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烫伤、冻伤、触电等。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发现该站安全生产状况处于中等偏上,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较大,而影响该站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职业道德、技能素质、安全培训和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等。通过对该站七个防爆区道化指数法分析,该站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发生后破坏性较强,而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可以大大削弱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通过SCL、JHA和FMEA分析,发现该站经过扩建改造后,建、构筑物和生产布局方面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些作业环节和设备设施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所在。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整改发现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检查、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等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
|
|
1 |
王开岳;学术会议简讯[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88年01期 |
2 |
张廷迅;降低克劳斯硫磺中有机物含量的技术措施[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0年04期 |
3 |
张杰杉;关于天然气净化厂污水处理问题的讨论[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1年03期 |
4 |
张铁生;徐德明;;建立天然气处理与加工专门性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议[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1年01期 |
5 |
许贺信;门虎;;天然气脱水工艺撬降损技术[J];节能与环保;2009年10期 |
6 |
刘香廷;与英国石油碳素公司关于天然气处理和液化座谈小结[J];深冷技术;1980年04期 |
7 |
谭蓉蓉;;中国石化天然气脱硫技术研发进入应用阶段[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
8 |
王超英;;提高天然气处理丙烷收率技术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1994年03期 |
9 |
李光,燕慧,仝淑月,赵峰,陈刚;天然气处理中的节能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7期 |
10 |
白宇;高昌保;朱政洪;丁志新;何宇颉;翁乙友;范玉涛;;超音速脱水技术应用进展[J];当代化工;2009年03期 |
11 |
纪汉亮,袁斌,王强,王家荣;气波制冷技术在天然气冷冻脱烃工艺中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5期 |
12 |
;中国石化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处理厂[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08期 |
13 |
汪玉同;;天然气中CO_2脱除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03期 |
14 |
廖通才;;论天然气处理技术中的净化技术[J];硅谷;2008年06期 |
15 |
李昌全;完善中坝轻烃回收分馏工艺的设想[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1年02期 |
16 |
周学厚;陈赓良;;四川天然气净化工艺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1年01期 |
17 |
张廷迅;降低天然气处理厂热网压力 提高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发电量[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年04期 |
18 |
陈云峰,周思柱,黄天成,袁新梅,陈义厚;天然气处理和加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9 |
庞长英;侯读杰;连军利;;天然气中硫化氢现场监测技术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2期 |
20 |
肖志平;;微热再生干燥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