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HS的分组数据网及其业务的工程实现
【摘要】:
自1997年开始,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 PHS,俗称“小灵通”)逐步引入到电信网络,它能提供语音和短信业务,凭借低资费、辐射小、音质清晰的优势,迅速在国内普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PHS网络不断发展,向移动无线分组数据网演进,为用户提供类似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移动分组数据网的分组数据业务。
PHS分组数据网实际上是PHS网络演进升级版本。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PHS分组数据网的背景和基础,主要介绍PHS网络发展的历程、网络的结构和数据业务。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PHS分组数据网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分组数据业务有关的两个关键技术-移动性管理和分组路由。根据PPMP(PHS Packet Management Protocol)协议和GPRS的机理,分析综合了移动性管理要素、连接(释放)与位置更新流程;分组数据业务接入方式、IP地址分配与分组选路机理等。
本文的第三部分联系工程项目实践,主要从工程实现上论述PHS分组数据业务组网结构、关键数据的配置和业务的测试。
PHS微蜂窝组网的架构,只需在现有的网络上,通过增加处理分组业务的节点,升级基站和核心网的版本,增加对PPMP协议的支持,在不需要对原有网络大幅调整的基础上即可快速提供分组数据业务。理论接入速率可以达到128kb/s,甚至更高,实际测试速率在100kb/s左右,可以很好地满足一般移动无线数据业务的速率要求。将现有小灵通网络变为一个以数据服务为主的网络将是小灵通网络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
|
|
|
1 |
何松青;数字无绳电话的比较与分析[J];科技与管理;1999年02期 |
2 |
周旗,张凌云,施勇强;PHS与个人通信[J];现代电信科技;1997年01期 |
3 |
朱涛,魏急波;PHS电测及无线规划[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年06期 |
4 |
王丹,杨家玮,何宏;基于PIAFS的数据通信系统[J];无线电工程;2004年04期 |
5 |
王政;浅谈PHS系统[J];山东通信技术;1999年04期 |
6 |
张旭平;移动市话解决方案初探[J];电信科学;1999年05期 |
7 |
张灿,马肃平;WCDMA与PHS两网共存的探讨[J];电信科学;2003年11期 |
8 |
居政骥;严军;吴国银;;PHS室内分布系统话务指标的改善[J];电信科学;2007年03期 |
9 |
汤建强;个人手持电话PHS[J];江苏通信技术;1997年02期 |
10 |
黄三荣;无绳技术的通信应用[J];电信科学;1999年05期 |
11 |
吕少鹏;GIS技术在PHS基站网管中的应用与实现[J];厦门科技;2001年S1期 |
12 |
管文明,樊自甫,万晓榆;PHS无线市话的未来之路[J];信息网络;2003年11期 |
13 |
邹明义;无线市话高速数据业务解决方案[J];电信网技术;2003年03期 |
14 |
付友学,王喜,管文明;PHS与3G的业务融合[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1期 |
15 |
江南;;PHS室内覆盖[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8期 |
16 |
舒栋;黄昕刚;;35C/L判断同步产生错误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9期 |
17 |
邢红生,马永强;基于GPS/GIS的PHS无线网络优化测试系统[J];信息技术;2003年11期 |
18 |
宿敬辉;;论3G时代的PHS[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9 |
张力;朱晓维;冯立民;;浅析PHS三信道移频直放站原理和应用[J];电子工程师;2007年06期 |
20 |
柴俊富;;PHS网络覆盖优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