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模糊时滞系统的滤波研究
【摘要】:
滤波一词源于通信理论,它是从含干扰的可测接收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的一种技术。滤波技术在导航、目标跟踪、通信、声音信号处理等许多方面都有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Wiener滤波发展到现在的鲁棒滤波,根据不同的待测信号及性能需求,在理论及工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滤波器理论也在逐步完善。
模糊系统由于能够在系统复杂、病态、含有各类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提供有效的控制方法而倍受广大学者的关注。尽管模糊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纷争,但是在工业应用方面,各类基于模糊理论产品的大量涌现,推动了模糊理论的前进。由Takagi和Sugeno提出的T-S模糊模型为非线性系统提供了一种描述方法,该模型将非线性系统的问题转化为多个线性子系统的问题,从而可以使用已有的线性系统理论和工具。因此T-S模糊系统这种方便有效的非线性系统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本文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框架下,对多类T-S模糊时滞系统进行了滤波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研究了一类T-S模糊中立型系统的H_∞滤波器设计问题,首先在时滞相关稳定性的基础上,对T-S模糊中立型系统给出了时滞相关的有界实引理。基于该有界实引理,引入松弛矩阵不等式,给出了中立型时滞T-S模糊系统的H_∞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证。
2、对非线性T-S模糊中立型系统,研究了观测器型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由于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状态都可以测量,所以当状态不可测时,使用外部变量来给出状态的估计值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对研究不显含时间t,即时滞无关情况下,非线性T-S模糊中立型系统H_∞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随后导出时滞相关结果。通过采用其它文献的模糊算例,可以看出所设计滤波器的有效性。
3、对时变时滞的不确定T-S模糊系统,设计了鲁棒L_2-L_∞。滤波器。基于全局Lyapunov函数和模糊加权Lyapunov函数,引入自由加权矩阵,分别给出了不确定变时滞T-S模糊系统的鲁棒滤波器存在界实引理。基于界实引理,使用松弛矩阵不等式,导出各自的鲁棒L_2-L_∞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给出设计方法。
4、考虑了一类不确定时变时滞T-S模糊系统的非脆弱鲁棒H_∞滤波器设计问题,即保证滤波器当参数发生一定变化时,仍能维持滤波误差系统的稳定且满足给定的H_∞性能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使用自由权矩阵和松弛矩阵不等式的技巧,给出了保守性较小的结果,经过仿真算例的验证,所设计的非脆弱鲁棒H_∞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效果。
5、使用一个变时滞的普通工业模型验证之前所设计滤波器的有效性。采用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模型,对所设计的非脆弱鲁棒H_∞滤波器、基于全局Lyapunov函数的鲁棒L_2-L_∞滤波器及基于模糊加权Lyaunov函数的鲁棒L_2-L_∞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得到良好的结果。
6、总结全文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可进一步研究并待解决的问题。
|
|
|
|
1 |
孙翔,王子栋,郭治;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化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2 |
李志虎,童调生,邵惠鹤;具有状态和控制滞后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3 |
俞立;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化控制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1年01期 |
4 |
吕亮;李钟慎;;不确定时变时滞系统鲁棒H_∞反馈控制器的设计——LMI方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6年01期 |
5 |
王占山,李奇安,李平;不确定时滞线性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
6 |
关新平,华长春,段广仁;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耗散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
7 |
张井岗,李临生,陈志梅;时滞系统的鲁棒二自由度Smith预估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8 |
王淼鑫,王德进,宫 兵;基于LMI的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状态及输入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器设计[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
9 |
吴方向,周宗锡,史忠科,戴冠中;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1999年S1期 |
10 |
杨建军,吴方向,史忠科;参数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鲁棒H_∞ 容错控制器设计(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3期 |
11 |
张井岗,刘志远,陈志梅,赵志诚;时滞系统的二自由度控制[J];信息与控制;2002年04期 |
12 |
庞国仲,孙丽华,刘军,薛福珍;多变量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J];自动化学报;1997年01期 |
13 |
蒲志林,徐道义;非线性时滞摄动系统的H_∞鲁棒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4期 |
14 |
刘鹏,周东华;不确定时滞线性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研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1期 |
15 |
邵克勇,张会珍,赵万春,周鸾杰;不确定时滞系统时滞相关鲁棒镇定[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4年01期 |
16 |
杨红艳;郑宝杰;;一类带有所有不确定项的中立时滞系统的H_∞控制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6期 |
17 |
李钧涛;李庆富;史霄波;;非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8 |
顾永如,王守臣,钱积新;一类具有状态及控制滞后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9年02期 |
19 |
张军,裴润,刘福才,裴辛哲;离散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0 |
顾斌;于新刚;;一类不确定中立型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