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环-锥旋转组合壳强度和稳定性研究
【摘要】:增大极限潜深是现代潜艇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随着潜深的增大,对于潜艇耐压结构,不仅要求其能承受较大的深水压力,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小的重量。球面舱壁正是利用球壳在均匀外压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的受力优点而获得重量较轻而承载能力较大的收益,因此成为潜艇常用的结构形式。然而过渡区域的强度问题和球壳部分的稳定性问题是潜艇端部球面舱壁设计中的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两问题对与耐压锥壳连接的球面舱壁(球-环-锥组合壳结构)展开研究。
论文选取传递矩阵法和新型齐次扩容精细积分法作为球-环-锥组合壳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是属于半解析、半数值方法范畴,和有限元法相比,不仅精度高,而且计算量少。深入研究了环-锥连接处不同斜率差、球壳半径、环壳半径和环-锥连接处与邻近肋骨之间的距离对过渡区域应力的影响,给出了过渡区域应力随相关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为球-环-锥结构过渡区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球-环-锥结构的线性稳定性问题,研究了锥壳半锥角、环壳半径及其厚度和球壳半径及其厚度对结构临界压力的影响,发现球壳的临界压力仅决定于其半径、厚度,而其它参数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论文建立了一种分析均匀外压下具有局部轴对称几何缺陷球壳非线性稳定性的新方法-微分求积法。论文以这种不利形式的几何缺陷为研究对象,并假设缺陷区域为球形形状,相邻壳体的影响简化为具有转动约束和切向约束的边界条件,详细推导了在圆柱坐标系下微分求积法的计算格式,然后采用Newton-Raphson法进行了求解。研究了不同幅值几何缺陷、缺陷区域壳体厚度的变化对球壳临界压力的影响。
论文结合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了球-环-锥组合壳的两个缩比模型试验。模型一的试验值验证了传递矩阵法计算球-环-锥组合壳强度的正确性,模型二的试验值验证了微分求积法求解具有局部几何缺陷球壳临界压力的正确性。
本论文通过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地研究了球-环-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问题,为球面舱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
|
|
1 |
李丽娟,刘锋,梅占馨;用样条函数法分析旋转组合壳[J];计算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
2 |
王斌,王路仙,侯晓,张元冲;复杂载荷下复合材料组合壳体局部补强的数值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04年03期 |
3 |
林钟祥;鞠建松;孙建民;;组合壳体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1990年04期 |
4 |
沈科领;翁智远;王远功;;组合壳体在轴对称脉冲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J];振动与冲击;1988年03期 |
5 |
王国泰
,谭惠民;引信支筒动态屈曲的实验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8年01期 |
6 |
舒慧妍;;半球——圆筒组合壳体边缘问题的B样条函数解[J];化工设备与管道;1989年05期 |
7 |
王祖光;;多重组合回转壳体的子结构分析[J];强度与环境;1986年01期 |
8 |
李崇仁;1,200马力直角传动推进装置在水翼艇和气垫艇上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1984年01期 |
9 |
戴福隆,董亚民,刘先龙;测定薄壳应力的光弹性两次贴片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3期 |
10 |
李向阳,崔维成;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的接触有限元分析(英文)[J];船舶力学;2004年06期 |
11 |
黄镇熙;张政;陈欢;李铭;;带有非轴对称球锥过渡环壳的球面舱壁优化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05年S1期 |
12 |
钱惠林;;塔悬挂重沸器引起的局部应力计算[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
13 |
张士宏,王仲仁,柳曾典;双层球罐无模成形技术研究[J];压力容器;1993年01期 |
14 |
陆蓓,刘涛,崔维成;深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极限强度研究[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
15 |
李必荣;黄格良;;武汉解放公园“夜明珠地宫”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1989年04期 |
16 |
祁一荣;;潜艇舱室的划分原则[J];现代舰船;2001年04期 |
17 |
邓毅强;邹银生;王汉珽;;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薄壳屋盖模型试验研究[J];空间结构;2006年01期 |
18 |
江礼思;内部球面舱壁与耐压壳体连接处加强结构的应力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
19 |
范名琦;王永军;刘鑫;;潜艇端部舱壁结构分析[J];船舶力学;2007年04期 |
20 |
李向阳,刘涛,黄小平,崔维成;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载人耐压球壳的疲劳载荷谱分析[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