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震全空间极化偏移成像技术研究
【摘要】:矿井巷道掘进安全受到前方断层破碎带、陷落柱、采空区、冲刷带及煤厚突变区等多灾害源控制,对其进行超前预测预报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矿井地球物理勘探精度难于满足掘进施工的实际地质需求,为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安全、高效生产,开展全空间条件下反射波法精细超前探测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从三分量地震信号的实时偏振分析出发,基于“面波与体波极化程度差异”,引入偏振系数因子;根据“纵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正交差异”,引入主极化方向因子;按照“同类波与转换波速度差异”,引入相干因子。联合三个因子,构建调制函数融合到叠前偏移中,结合相干叠加及绕射偏移原理,提出了一种全空间条件下集波场分离、偏移成像于一体的极化偏移。针对二维、三维空间成像特点,完成了极化偏移程序设计,并基于Visual C++.net平台开发了PsFilter1.0数据处理系统。为验证极化偏移成像效果,本文相继展开了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及现场探测实验。
在不同产状的单、多个异常界面超前数值模拟实验中,最大偏移距地震道不同类型的反射波单周期时窗长度内偏振分析结果,验证了纵、横波质点主极化方向与波行进方向存在正交差异特征。巷道迎头前方不同位置、产状及组合的地质异常界面成像效果证实:基于S变换的时频分析法确定时窗的二维极化偏移,可有效消除P-P波、SV-SV波成像的上下对称假象;根据同类波(P-P、SV-SV波)与转换波(P-SV、SV-P波)速度差异,二维极化偏移可有效压制转换波及干扰波。针对三个同倾向异常界面模型,进行了四种偏移方法、两种观测系统的对比实验,得出:极化偏移与传统叠前绕射偏移、Kirchhoff积分偏移、逆时偏移相比,异常界面收敛性强、方向分辨率高,解决了在巷道有限空间下由于偏移孔径小而导致的对称成像病态问题,且极化偏移在线性观测系统下便可实现准确定量评价。
在水槽界面模型超前探测实验中,四种不同倾角异常界面的极化成像结果表明二维极化成像可有效判定异常体的位置、倾角、倾向;在巷道空间的岩体模型实验中,测线前方异常体空间轮廓收敛效果证实了三维极化偏移可显著提高地震反射波法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根据矿井实际,研制出了一套井下安全、快捷的雷管震源及六分量传感器装置,该装置为极化偏移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激发接收方式,山西、河南、江苏典型矿区多灾害源的现场探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极化偏移技术能够为巷道超前预报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
|
|
|
1 |
单国健;;地表多次波应用研究[J];石油物探;2007年06期 |
2 |
孙建国;大尺度强变速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的有限积分变换方案[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1期 |
3 |
于鹏,王家林,吴健生;大地电磁全频段偏移成像结合反演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4 |
薛明星;贺振华;;起伏地表叠前波场正演与偏移成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2期 |
5 |
白敏;熊晓军;吴娟;;速度误差与偏移成像的定量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2期 |
6 |
刘文卿;王西文;王宇超;邵喜春;胡自多;寇龙江;;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S1期 |
7 |
Philippe Thierry
,李霞
,王棣;在工作站上实现的3D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年06期 |
8 |
王巍,于鹏;MT全频段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在苏北地区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9 |
王堃;;二维盐丘模型的叠前正演和偏移成像[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
10 |
孙建国,林伯香;三维一步法全倾角偏移[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4期 |
11 |
胡杰,骆飞,安佩君;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难点分析和解决对策[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年S1期 |
12 |
孙建国;2003年SEG年会地震勘探新技术介绍[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2期 |
13 |
Denes Vigh;李幼云;;大型全数据体波动方程偏移新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3期 |
14 |
熊友亮,陈洪堤,王敏;复杂地表的叠前时间偏移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
15 |
姚忠瑞;;基于波场外推的3D 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以胜利垦71-检41井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6 |
叶景艳;姚亚琳;王燕群;李清;;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J];物探与化探;2009年06期 |
17 |
杨凯;李列;;深水崎岖海底对下伏地层反射波特征的影响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8 |
巴晶;曹宏;姚逢昌;孔丽云;首皓;刘炯;杨慧珠;;利用错格虚谱法模拟礁、滩相储层地震波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2期 |
19 |
范涛;;TEM虚拟波场三维连续速度分析及其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1年02期 |
20 |
J.BeeBednar
,安玉玲;下一代地震深度成像技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