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介质条件下弹性波传播特征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

张志博  
【摘要】: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实时、动态、连续的岩土工程监测手段,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对破裂源进行定位,直观地描述煤岩体的损伤破坏过程。然而,由于煤矿井下介质和应力的非均匀性,常常难以保证破裂区域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震源分析和灾害预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以复杂介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重点考虑外部载荷和宏观缺陷的影响,运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验证与应用等手法,从弹性波传播特征(定位精度影响关键因素)、定位算法研究(定位核心理论)和震源演化规律(定位结果应用)三个方面开展系统地研究,并进行现场验证与应用。论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分析了不同方向波速的应力响应特征,并揭示了其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应力作用下煤岩试样波速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波速变化规律与对应方向微裂纹结构应变变化规律一致:微裂纹闭合,对应方向的波速升高;微裂纹张开、扩展,对应方向的波速降低。建立了波速—应力耦合模型,波速与应力呈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基于波速数据对煤岩试样应力状态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较为吻合。研究了波形时频参数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机制。首波幅值随应力的增加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逐渐下降、最后明显下降”的变化特征;主频对应力状态的改变不敏感,而质心频率对应力状态的改变较为敏感,加载末期质心频率明显下降;小波包能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接收波的多重分形参数Δα值始终小于发射波的Δα值,且接收波的Δα值在加载末期明显减小;波形时频参数的变化主要受试样损伤程度的影响。探讨了宏观缺陷对弹性波参数的影响。随着裂隙夹角、数量、长度的增加,波速降低,首波幅值下降;质心频率会随着裂隙数量和长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当裂隙夹角逐渐增加,质心频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着孔洞直径的增大,波速、首波幅值和质心频率均有所下降;但当其中填充不规则的碎煤块时,波速、首波幅值和质心频率则有所上升。研究了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震源定位算法。将包含有多个波速模型的监测区域划分为一定尺度的网格,根据Dijkstra基本算法计算传感器到其余各节点的最小走时路径,定义与观测到时差整体偏离度最小的节点即为定位点。基于不同尺度网格得到的定位结果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真实震源周围这一现象,提出了平均定位方法:运用多个尺度相近的网格对震源进行多次定位,计算多个定位结果的加权平均值,即为最终的定位结果。相比较于采用单一尺度的网格进行定位,平均定位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运算量小、硬件配置要求低等优势。由于平均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主要受到监测区域内网格密度的影响,提出了整体—局部平均定位方法,结果表明其可以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从时间、空间和强度的角度,研究了单轴加载条件下煤岩试样声发射事件的演化规律和机制。引入单键群方法,定义空间相关长度ξ和信源熵H两个参数;基于盒维数理论,提出球面覆盖方法,计算了单键方向分布特征的分形维数D;结合b值理论,对声发射事件演化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整个单轴加载过程中,b值呈现“先高值波动、而后逐渐下降、最后显著下降”的变化;ξ值呈现“先上升、后波动、再上升”的变化,H值则呈现“先波动、后下降”的变化。结合岩石3-D裂纹扩展理论和微裂纹聚集临界条件,揭示了单轴加载条件下煤岩试样变形破坏的实质是小尺度破裂向大尺度破裂转化、局部破坏向整体破坏转化的过程,b值、ξ值和H值随应力的变化规律可以较好地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在加载末期,D值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大量微裂纹沿轴向扩展,导致单键方向的无序性减弱、有序性增强。根据某煤矿的地质条件和采掘数据,建立监测区域的定位网格模型;采用平均定位方法对冲击地压事件进行重定位,并运用单键群方法分析冲击事故的前兆规律。结果表明,重定位结果与现场破坏记录的描述更加吻合,基于重定位结果得到的前兆规律更加明显。开发了“微震定位监测与冲击地压预警软件”,并应用到煤矿现场的微震监测中:在冲击地压事故或引起地面和井下强烈震动的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之前,可以得到明显的前兆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在煤矿井下的复杂介质条件中进行准确地震源定位和冲击地压灾害预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齐庆新;李海涛;杨冠宇;;煤矿冲击地压智能化防控之路[J];智能矿山;2021年01期
2 任强;李云鹏;房平;赵善坤;王博;张闯;罗波远;张涛;贾小玉;王跃;;塔然高勒矿区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控实践研究[J];煤矿安全;2022年02期
3 张勇;;坚硬顶板煤巷掘进冲击地压防治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年21期
4 殷文韬;;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分析[J];煤矿安全;2021年02期
5 张勇;;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J];矿业装备;2021年02期
6 曹坚正;肖雪峰;张铁松;;大采深复杂条件工作面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21年02期
7 安振军;;煤矿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1年02期
8 何岗;贺虎;陈朋磊;;张双楼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管理体系[J];煤炭科技;2021年02期
9 陶可;;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年24期
10 齐庆新;;“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工程实践”专题客座主编致读者[J];煤炭科学技术;2021年06期
11 赵善坤;齐庆新;李云鹏;邓志刚;李一哲;苏振国;;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应力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J];煤炭学报;2020年S2期
12 张丁丁;刁依想;王占魁;;基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智能化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1年11期
13 马致先;;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综述与理论重构[J];产业创新研究;2020年06期
14 郑晓晨;;大采深、强冲击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J];煤炭科技;2020年02期
15 齐睿;;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前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年24期
16 尹成鑫;;浅析煤矿冲击地压类型特征及防治方法[J];产业科技创新;2019年07期
17 刘宝森;高振;;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的技术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年06期
18 ;济三矿开展2020年度冲击地压事故专项应急演练[J];山东煤炭科技;2020年09期
19 ;刊首语[J];煤炭工程;202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宏伟;;地质动力环境评价与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A];全国煤矿动力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2019)会议报告[C];2019年
2 王恩元;;大型冲击地压演化分析与思考[A];全国煤矿动力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2019)会议报告[C];2019年
3 宋义敏;;基于摩擦的冲击地压发生过程探讨[A];全国煤矿动力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2019)会议报告[C];2019年
4 王心吕;米长宁;王鹏;;复杂地质条件多煤层工作面同采冲击地压数值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5 于永春;亓佳利;魏文;姬长兴;;孤岛煤柱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及安全掘进控制技术[A];2018'第四届煤炭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煤矿安全与应急管理论文集[C];2018年
6 闫宪磊;吴琼;武振;王向军;张帅帅;田宇新;;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技术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8年
7 李根;林青;纵峰;李连刚;;崔木煤矿特厚煤层冲击地压综合管控一体化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8年
8 韩玉忠;褚恒滨;郑兴博;吕长刚;崔保国;;超深矿井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A];皖赣湘苏闽鲁浙七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9 白宗荣;孟建兵;钱茂春;汪善好;;深部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实践与思考[A];皖赣湘苏闽鲁浙七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8年
10 黄澎涛;;冲击地压关键层远程区域水力压裂防治技术[A];第二十一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21年
11 冯龙飞;窦林名;王皓;王晓东;许刚刚;蔡武;焦彪;;综放大煤柱临空侧巷道密集区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A];2020年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20年
12 ;山东煤炭学会举办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和煤田地质科技学术论坛[A];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41期)[C];2014年
13 齐庆新;张宁博;欧阳振华;李宏艳;赵善坤;;断层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工程实践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4 刘万琴;郑治真;;用矿山冲击地压研究震源过程初探[A];第五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三届全国高温高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92年
15 王淑坤;滕学军;齐庆新;;煤层注水防治冲击地压的机理[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6 李典文;杜增林;;声发射技术在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5年
17 褚庆明;;浅析某矿冲击地压[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18 王泳嘉;常春;梁冰;;神经元网络在预测冲击地压中的应用[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9 李兴亚;;忻州窑矿冲击地压发生原因与特点分析[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20 张万斌;王淑坤;腾学军;;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体系[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舒彦民;新兴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魏辉;复合弱结构防控冲击地压机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3 李博;深部煤层掘进巷道冲击地压孕育机制与防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俊;深部煤层大直径钻孔耗能防冲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5 刘学生;动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6 舒凑先;陕蒙接壤矿区深部富水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7 杨光宇;特厚煤层掘进巷道冲击地压分区防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8 吴健波;冲击地压电磁辐射实时监测及自动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9 张志博;复杂介质条件下弹性波传播特征及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10 郭超;煤岩能量特征与冲击地压强度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1 朱斯陶;特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12 庞杰文;鹤岗矿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对冲击地压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13 王宁;坚硬煤岩组合条件下冲击地压致灾机理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14 李彦伟;“两硬”条件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15 卢国梁;大同矿区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6 罗吉安;巨厚火成岩下煤巷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17 陈学华;构造应力型冲击地压发生条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8 宋维源;阜新矿区冲击地压及其注水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19 冯俊军;应力波产生机制及对冲击地压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0 史先锋;复杂条件下特厚煤层动力灾害防治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储元聪;综放工作面开采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2 徐跃强;煤层合并区应力分布与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沈波;宽沟煤矿综放开采冲击危险性分析及预警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4 张卫军;孟村矿深埋特厚煤层巷道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与防治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5 刘彬;华亭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与监测技术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6 杨洁;华亭煤矿工作面悬顶影响下冲击地压防治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业;高家堡煤矿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控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8 吴怡凡;冲击地压下千秋煤矿回采巷道破坏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孙鹏;雨田煤矿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10 康震;向斜构造对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1 王朝阳;济二煤矿复杂开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2 张振华;济宁三号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防治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3 秦凯;基于光纤光栅采动应力测试技术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14 包鑫阳;红阳三矿千米采深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评价及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5 邵凌峰;区段煤柱宽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及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6 张璐宇;宏观裂隙对煤体破坏过程中能量释放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7 邢万里;兴隆庄煤矿7302工作面不同尺寸煤柱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8 吴占春;东滩煤矿14318工作面沿空切眼条件下冲击地压危险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9 徐鑫;济二煤矿多重集中应力作用下冲击地压危险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20 胡成成;阳城煤矿3306工作面断层环境冲击危险预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冯萌;我市深入推进煤矿重大灾害超前治理[N];咸阳日报;2020年
2 张忠原 赵锐 记者 王玉明;集贤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成效凸显[N];双鸭山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石宝川 通讯员 李源;“冲击地压”困局怎么破[N];中国煤炭报;2021年
4 本报记者 王丽丽;与冲击地压“较量”到底[N];中国煤炭报;2021年
5 任二敏;强化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N];河南法制报;2021年
6 高雅丽;武汉岩土所 研发出煤矿冲击地压动态监测预警系统[N];中国科学报;2018年
7 王文星 记者 刘计划;我市煤矿冲击地压重大灾害治理防治项目启动[N];咸阳日报;2020年
8 ;吉煤集团辽矿公司龙家堡煤矿“6·9”较大冲击地压事故剖析[N];中国煤炭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落实责任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N];中国煤炭报;2020年
10 记者 武晓娟;国务院安委会: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N];中国能源报;2020年
11 记者 刘永宏 通讯员 王宇;陕西:强化煤矿冲击地压防治[N];中国煤炭报;2020年
12 记者 刘永宏 通讯员 王宇;陕西:提升冲击地压矿井治理能力[N];中国煤炭报;2020年
13 记者 王海滨;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也可预防[N];科技日报;2018年
14 记者 周铸;加强煤矿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防治[N];中国矿业报;2019年
15 左丰岐;山东冲击地压矿井年底前实现智能化[N];中国矿业报;2019年
16 本报记者 谢吉东;要将冲击地压研究透明化[N];中国煤炭报;2019年
17 本报记者 谢吉东 高文静;山东:以“智”取胜,防治冲击地压[N];中国煤炭报;2019年
18 ;加快推进冲击地压煤矿智能化[N];中国煤炭报;2019年
19 本报记者;主动防范源头治理煤矿冲击地压[N];中国煤炭报;2019年
20 ;落实责任,让灾害远离矿区[N];中国煤炭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