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煤炭自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位爱竹  
【摘要】: 揭示煤炭自燃机理是多年来煤炭自燃防治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研究煤炭自燃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可以从化学层面上解释煤-氧低温复合过程。 本文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直接测定不同煤种、不同破碎程度下煤中自由基的变化,结果证明煤破碎过程可产生大量活泼自由基,机械外力作用可以作为引发煤中自由基反应的一种方式。 为进一步证明煤自燃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直接测定煤体自由基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ESR谱图。结果显示煤氧反应过程中自由基变化非常复杂:不同温度下自由基浓度、种类有很大变化;温度相同而氧化时间不同时自由基也不同;降温过程中自由基浓度、种类变化也很明显。为研究O2、水份、无机矿物对自由基反应的影响,分别比较了通空气与通氮气、原煤样与干燥煤样、原煤样与去除矿物质煤样的自由基随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O2、水份和无机组份对煤中自由基的产生和自由基反应传递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光照是引发自由基反应的常见方法,本文测定了煤样在紫外光照射下自由基浓度和气体氧化产物(CO和CO2)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中自由基对紫外光非常敏感,紫外辐射可以引发煤自由基反应;煤的光氧化同热氧化一样,也会产生CO和CO2气体,且随光照时间越长,CO浓度越大。煤在低温下的光氧化特性再次印证了煤自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正确性。 为进一步研究自由基反应历程,利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煤种的煤样低温氧化后化学基团变化,探讨了煤样中芳烃、脂肪烃和含氧官能团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煤分子结构在氧化过程中OH基和烷基侧链明显减小,含氧官能团明显增多,其它结构基本无变化。 初步探讨了Mn、Cu、Zn、P四种微量元素对煤自燃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含有这几种元素的试剂后,煤的耗氧量有明显的改变,其中Mn和无机Zn对煤的自燃有促进作用,P和有机Zn在温度较高时有抑制作用,且随试剂添加量的增加,促进或抑制效果越明显,Cu基本没有影响。这一现象可用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解释。 最后,基于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并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了煤自燃过程中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的反应机制,总结自由基反应历程,并提出了煤炭自燃抑制方法的研究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娟;杨云龙;王萍;刘福德;;邻溴甲基苯甲酸的合成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刘树弟;刘涛;;束管系统在采空区自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宋进臣;;大雁二矿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4 王玲;张睿;桂娟;;煤炭自燃阻化剂浅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5 邓凯;黄鹂;彭伟;李朝妹;;矿井防灭火技术现状及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6 陈震;张昌军;林晓辉;;偏氯菊酸对甲氧基苄酯的合成研究[J];化学试剂;2011年07期
7 鲁义;秦波涛;平万森;;有机矿物固化泡沫的研制及应用[J];金属矿山;2011年08期
8 张振彬;袁树杰;;小煤矿CO来源分析与治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4期
9 王兆慧;马万红;陈春城;籍宏伟;赵进才;;TiO_2光催化降解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8期
10 徐怀祥;;海洋食品能抗老防衰[J];食品与健康;2000年03期
11 牛立东;王海平;;水地庄煤矿井下自燃案例探讨[J];中国煤炭;2011年07期
12 解洪博;李红;王异静;;抗氧化系统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J];啤酒科技;2011年02期
13 蔡余;王永健;王健;宋婵;于奡;;抗氧化剂活性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14 杨成金;谭建文;朱丰玲;高宇;;利用罗克休材料充填处理607风巷空洞[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15 赵辉;;东荣二矿采空区封闭综合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16 兰辉;陈敏东;马嫣;;1甲-基环己烯气相臭氧氧化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产物的研究[J];环境化学;2011年06期
17 ;用图表分析法确定煤炭自然发火的潜伏期[J];煤矿安全;2011年06期
18 田禹;高宗军;焦志超;李振兴;厉愿;;煤矿井下隐蔽火源反演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7期
19 马灵军;邓军;刘文永;;红外成像技术在浅部火区范围探测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11年03期
20 戴亚芬;刘学清;许华堂;沈道胜;刘继延;;二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的合成[J];中国阻燃;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科;;灌堵结合法防治综放工作面煤炭自燃实践[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2 刘雅言;詹瑞云;王谭影;;生命组织中自由基的ESR检测[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3 张振军;;绿源春健身酒清除或阻断自由基反应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朱太平;;港口煤炭自燃的施救和预控[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5 唐涛;邢海平;王宇杰;万东;张振江;姜治伟;;通过熔体自由基反应调控聚丙烯体系的链结构和相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张开业;解维柱;周勇;;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的确定[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万春;刘长林;张罗平;徐辉碧;;正常人和癌症病人头发中自由基的ESR初步探讨[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8 方德彩;;自由基反应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邹旷东;傅相锴;龚永锋;曾仁权;富丹;;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线形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杨德彬;李法柱;薄其山;王昌斌;尹经梅;张寿利;王衍生;朱德明;刘文宝;王根盛;李崇山;;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位爱竹;煤炭自燃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董浩;环境中几类重要的自由基—分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吴志猛;联烯的自由基反应和缺电子联烯的亲核加成反应[D];浙江大学;2005年
4 刘朋军;若干气相含氮、硫、卤素的小分子自由基反应微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白洪涛;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中几种典型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邓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设计、合成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8年
7 孙昊;大气化学中几种重要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惠霞;用自由基反应对富勒烯及碳纳米管的高分子化学修饰[D];复旦大学;2006年
9 冀永强;一些含氮、氧小分子与自由基反应的机理和速率常数计算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10 王健;几类重要自由基和离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峰;自由基反应的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蒯多磊;易自燃煤层小煤柱掘进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东岳;煤炭自燃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4 兰洋;海运煤炭防自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刘文岭;大面积采空区自燃火灾灭火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颖;亚(超)临界水中的烃自由基反应[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振兴;基于混沌理论的煤层自燃隐患点的探测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戴国梁;自由基反应的动力学计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永成;含氧烟气中SO_2脱除的自由基及催化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叶敏;未压实采空区沿空掘巷防灭火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成;收缩标签印刷油墨的选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2 王有国;每顿八分饱 长寿不见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王洪涛;新技术破解矿井防灭火难题[N];中国煤炭报;2008年
4 赵红霞杨建军 詹勇;白腐真菌在秸秆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前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睿妍;深圳市制药厂探路氨基酸螯合钙新工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驻津记者 余峰 通讯员 杨艳飞 刘鹏;唐山海事开展专项治理行动[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万同己;抗氧化物阻止肝硬化癌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帅政;治煤矿自燃核技术立功[N];中国煤炭报;2001年
9 崔璇;中国石化炼油催化剂将迎来发展新机遇[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河南工业大学 左玉 刘志宏;新型的优良天然抗氧化剂生育三烯酚[N];中国食品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