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理论与方法
【摘要】:
GPS精密单点定位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卫星定位新技术,它利用精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产品、双频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单台接收机定位,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作业并直接获得厘米级精度的ITRF框架坐标。与相对定位相比,它具有不受测站间观测距离限制、直接获得测站坐标、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因而在区域高精度坐标框架的维持、科学考察、高精度动态导航定位及近地卫星的定轨、高精度工程测量、国土资源调查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GPS作为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到的卫星数量。在一些地方诸如城市峡谷、山区、露天矿区,可见卫星的数量常常不足以获得位置解。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组合GPS和GLONASS。
随着GLONASS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数据产品的出现,组合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已成为可能。本文首先比较了GPS和GLONASS这两种卫星定位系统,然后对GPS和GLONASS这两种卫星系统在精密单点定位中涉及到的误差源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对于精密单点定位而言,除了需要考虑一般的误差如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误差,对流层延迟误差,接收机钟差,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噪声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误差源的影响。这些误差源包括卫星和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相对论效应,天线相位缠绕,固体潮,大洋负荷,大气负荷,塞格纳克效应等。本文详细阐述并比较了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的两种模型即传统模型和P1-P2-CP模型,对观测值的随机模型和参数的随机模型进行了讨论。论文还给出了精密单点定位在卡尔曼滤波实现时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由于GPS和GLONASS这两种卫星定位系统存在着时间系统的差异,因而当前的GP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无法处理GLONASS数据。本文对当前GPS精密单点定位的两种模型进行了拓展,推导出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观测模型和随机模型。组合模型包括组合GPS/GLONASS传统模型和组合GPS/GLONASS P1-P2-CP模型。
为了对组合GPS/GLONAS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进行评价,利用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和IAC(Information-Analytical Centre)的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数据,对组合GPS/GLONASS传统模型和组合GPS/GLONASS P1-P2-CP模型进行了试算。试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估计获得的三维位置精度,接收机钟差值、天顶方向对流层湿延迟都非常接近。为了进一步评价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性能,利用了4个IGS测站的观测数据从位置解的收敛速度和收敛后位置解的精度两方面比较了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和单独GPS精密单点定位静态和动态模式下的定位结果。经比较发现,当观测到的GPS卫星数目较多并且卫星分布合理时,增加GLONASS观测数据对定位精度和位置解收敛时间影响不大。当观测到的GPS卫星数目较少时,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相比GPS精密单点定位能显著的提高位置解收敛后的定位精度和明显缩短收敛时间。
|
|
|
|
1 |
丁宏才;GLONASS/GPS导航信息的组合应用[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2 |
张献州,熊永良;GLONASS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测绘;1999年03期 |
3 |
李建文,郝金明,李军正,张锦军;GPS/GLONASS组合测量误差简介[J];全球定位系统;2004年03期 |
4 |
卓力格图,张爱华;GPS与GLONASS的坐标转换[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2期 |
5 |
高星伟,李毓麟,葛茂荣;GPS/GLONASS相位差分的数据处理方法[J];测绘科学;2004年02期 |
6 |
任超,欧吉坤,刘根友;双星系统中GLONASS在基线解算中的作用[J];工程勘察;2001年03期 |
7 |
吴广华;GPS和GLONASS静态位置综合法[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8 |
陈俊勇;GPS和GLONASS定位成果的坐标转换[J];测绘通报;2002年07期 |
9 |
胡松杰;GPS和GLONASS广播星历参数分析及算法[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年03期 |
10 |
高星伟,葛茂荣;GPS/GLONASS伪距差分的数据处理[J];测绘通报;2000年06期 |
11 |
于兴旺;张小红;郭菲;王明华;胡权;;基于精密星历的GPS/GLONASS组合单点定位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2期 |
12 |
苗履丰;GNSS导航定位系统[J];测绘科学;1997年02期 |
13 |
高星伟,李毓麟,葛茂荣;GPS/GLONASS相位差分的数据处理方法[J];测绘文摘;2004年02期 |
14 |
孙洪瑞;沈云中;周泽波;;GPS/GLONASS组合点定位模型及其精度分析[J];测绘工程;2009年01期 |
15 |
张小红;郭斐;李星星;林晓静;;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1期 |
16 |
孙洪瑞;沈云中;周泽波;虞祖培;;基于相位差分的GPS/GLONASS组合定位算法研究[J];测绘工程;2010年06期 |
17 |
马英;;GLONASS系统时间测量的原理与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3期 |
18 |
陈俊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展及其对导航定位的改善[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2期 |
19 |
孟祥广;郭际明;;GPS/GLONASS及其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2期 |
20 |
郑国忠;;评GPS和GLONASS兼容机及Ashtech GG24接收机[J];测绘科技通讯;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