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雷面波频散分析与应用
【摘要】:
早在1885年,英国数学物理学家Rayleigh在求解沿自由表面传播的波动方程时,从理论证明了存在一种弹性波,它沿自由表面传播,质点运动轨迹为逆椭圆,振幅随深度指数衰减,后来被称之为瑞雷波(或R波)。此后广泛地利用天然地震记录的瑞雷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工程上用面波谱分析法(SASW)来研究表土层结构。为克服面波谱分析法提取频散曲线抗干扰能力差、不能得到高阶模式频散曲线等缺点,提出了多道面波分析法(MASW)。该方法对多道记录进行波场分析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在实际勘探过程中,基阶瑞雷波数据容易被体波及高阶模式瑞雷波干扰。
本文对瑞雷面波的传播规律及其频散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的传播矩阵法进行了典型地层的瑞雷面波频散曲线计算。对常用的面波频散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τ?p变换法、拉东变换(LRT)法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基于频散曲线的面波合成方法,并采用反射率法对全波场地震记录进行了合成和频散分析。全面分析了采集参数对瑞雷波频散分析的影响。研究表明:排列方式、震源类型和深度、场地的激发条件、检波器的类型对瑞雷波的频率成份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震源的能量对能否激发出足够低频的瑞雷波信号能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所研究的频散分析方法,不对原始记录进行数字处理(时域滤波、FK滤波等),避免了数字处理效应的影响(如吉普斯效应等)。而是通过对信号的频谱分析、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频散分析的频率、速度范围,来达到规避高视速度的直达波、反射波。通过对不同场地条件、不同震源激发及不同类型检波器等采集的瑞雷波记录进行频散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所研究的频散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程序的适应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煤田反射地震勘探的接收排列长度、偏移距分布范围、检波器与地震仪的性能以及时间采样率和记录长度都不妨碍面波波场的接收,虽然采用深孔激发、高频检波器等措施来压制瑞雷波,但煤田反射波勘探中较少采用检波器组合,实际资料中瑞雷波的能量仍然较强,这为利用反射波资料进行瑞雷波勘探创造了有利条件。从频散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在煤田反射波勘探资料上进行瑞雷波分析,以提取极其重要的表层横波速分布,为转换波静校正等提供可靠资料。
|
|
|
|
1 |
刘军,高红娟,翟向阳;浅析瑞雷波法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J];华北地震科学;2004年04期 |
2 |
张学强;瑞雷波法在地基工程质量检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物探与化探;2000年05期 |
3 |
陈奕柏;瑞雷波法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J];土工基础;1997年04期 |
4 |
范宜仁,陆介明,王光海,赵文杰,刘兵开;岩石电阻率频散现象的实验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5 |
周永峰,杨强,吴克林,覃巨发;瑞雷波法在岩溶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广西地质;1995年03期 |
6 |
唐炼,韩有信,张守谦,康国军,陈森鑫,佟文琪;高频段岩石介电频散现象的实验研究[J];石油物探;1995年03期 |
7 |
贾贵智;浅论瑞雷波法勘探原理及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1999年04期 |
8 |
刘文祥,鲁来玉,石桂,孙跃军;综合物探在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4年02期 |
9 |
张瑾,朱伟忠,郑继忠,张虎生;瑞雷波法在强夯地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5年03期 |
10 |
王自民;浅论瑞雷波法在大型特大型桥址勘察中的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2000年02期 |
11 |
申立中;;瑞雷波法求取复杂地区低降速带参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
12 |
苏晓强;瞬态瑞雷波法在地表探测煤矿采空区位置中的应用[J];煤;2005年04期 |
13 |
刘永生;王建军;李成香;黄平原;;应用瑞雷波法检测某堤防修复效果[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1期 |
14 |
侯兰杰;陈兴长;崔春龙;;瑞雷波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
15 |
孙福印;王振德;李玉堂;;稳态瑞雷波勘探在地震安评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界;2008年10期 |
16 |
杨成林,时福荣,李从信,蔡柏林;应用瑞雷波等方法对公路质量进行无损检测[J];物探与化探;1996年02期 |
17 |
顾汉明,宋先海,刘江平,张学强;用瞬态瑞雷波反演横波速度评价高速公路压碾效果[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
18 |
田景富;刘宏;;瑞雷波技术在工程场地勘探与评价中的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
19 |
涂善波;胡伟华;杨红云;;瑞雷波勘探在坝基承载力原位测试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0年04期 |
20 |
魏自刚,徐文耀;非偶极子磁场西向漂移的频散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