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调节自身,使之与社会保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能力,不但包括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能力,还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适应能力,如学习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能力、职业发展适应能力。
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利于其生存、健康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因此在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必须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入手,研究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行性建议。文章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概述,通过对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本课题研究的突破点,并阐述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其次,较为全面地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及结构,并分析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再次,通过调查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况的评价,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的不足,并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最后,根据大学生社会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从高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四个角度入手探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