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研究
【摘要】:现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生存于“互联网思维”之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学习、成长之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同时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模式。大学生们通过新的载体模式能够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轨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重新塑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文中指出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的提出,给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创造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人们思想观念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对载体进行优化的必然性。互联网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创造了新的环境,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虽然互联网技术以及理念在迅猛创新,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现状仍然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都会进行优化,产生一种新的载体教育模式。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优化可以从一个原则三个要点去具体优化,一个原则具体来说即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功能和质量,完善教育管理模式与大学生O2O网络服务体系。在优化高校思想政教育载体过程中,保持用户至上的原则,在这里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一,要准确定位,找准立足点,充分收集互联网教育资源,能够为我所用;二,通过互联网应用的交互机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能够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三,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包容万象的,要从可实现性的角度思考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具备教育主客体属性的载体,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必须架构在互联网的交互方式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上,提出具体的实施要领和途径。同时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优化仍然处起步阶段,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还需要采取一些有价值的措施来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