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对strobilurin抗生素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合成Strobilurin类化合物作为农药的研究在过去的10多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后期,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地研究开发出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酯(kresoxim-methyl)等农用杀菌剂新品种,此后又有杀菌剂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和杀虫杀螨剂嘧螨酯(fluacrypyrim)等新品种相继进入市场。合成strobilurin类化合物在保留广谱活性的基础上克服了天然产物的光不稳定性,成为农药发展史上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的又一成功范例。
合成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活性基团已呈现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有源自天然产物的甲氧基丙烯酸酯,还有甲氧亚氨基乙酸酯、甲氧亚氨基乙酰胺、以及其它的衍生结构。源于天然的肉桂酸衍生物、结构上类似或相关的二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有所进展,已成功开发烯酰吗啉等杀菌剂品种。3-取代氨基-2-氰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由于其主体结构与strobilurin类杀菌剂十分相近,也引起关注。
本文选择与strobilurin类化合物主体结构类似的2-氰基丙烯酸衍生物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充分考虑strobilurin类杀菌剂、二芳基丙烯酰胺和3-取代氨基-2-氰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异同之处,设计了新的3-位取代的2-氰基丙烯酸酯和2-氰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
新化合物的设计主要考虑到,具有生物活性的丙烯酸衍生物是目前新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并具有相当的可拓展性和结构改进潜力;2-氰基丙烯酸衍生物作为农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结构新颖;设计的新化合物延续了生物活性天然strobilurin类化合物及相关类似物的结构特征,通常也应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设计的新化合物是3-位上具有取代氨基的2-氰基丙烯酸衍生物,酸的衍生和氨基的取代将赋予其充分的延伸空间。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创新为目标,探索并研究2-氰基丙烯酸类衍生物的化学与生物学特征,对设计的新化合物进行较系统的化学合成与生物筛选研究,以发
|
|
|
|
1 |
刘都宝;鲍俊杰;纪学顺;钟达飞;谢伟;许戈文;;聚氨酯水凝胶的设计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胶粘剂;2007年09期 |
2 |
杨华铮,刘华银,邹小毛,沙印林,赵国锋,杨光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合成新除草剂的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年05期 |
3 |
张淑媛;杨海隆;职磊;李自法;;含二苯并-14-冠-4冠醚环主链型液晶共聚酯的设计与合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2期 |
4 |
徐中轩;蒋达洪;陈元伟;;新型吡咯并[2,1-f][1,2,4]三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J];合成化学;2009年03期 |
5 |
石常青;林文清;陈元伟;;新型吲哚抗癌试剂的设计与合成[J];合成化学;2007年04期 |
6 |
陈健壮;崔崑;张淑媛;马志;;主链链端功能化聚烯烃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08年11期 |
7 |
王树;;水溶性聚芴衍生物的合成、性质与生物检测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1年02期 |
8 |
宋宝安,胡德禹,赵豫,马培舰;含1,2,4-三唑的有机硫代磷酰胺合成与生物活性[J];农药;1996年08期 |
9 |
李自法,牛明军,张淑媛,郑世军,裴海燕,周其凤,张东;新型手性近晶C相液晶共聚酯的设计与合成[J];高分子学报;2001年02期 |
10 |
白灵卫;张志扬;陈强;严宏;彭志鸿;杨崧;安德烈;;p,p′-芳炔桥连的四联萘拓扑环芳分子的设计与合成[J];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
11 |
闫乾顺,李江,方堃;环肽的设计与合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2 |
钱虹;栗秀丽;陈亮;曹瑾;袁莉萍;;氯苯肟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中国农药;2007年06期 |
13 |
郭建;吴凯强;陈欣;袁耀锋;;1′-碘代二茂铁甲醛肟酯的设计与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1期 |
14 |
易思齐
,邓金保
,王晓毅;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以抑制组氨酸生化合成作为新除草剂的开发途径[J];世界农药;1998年02期 |
15 |
王轶,张黎明;医用高分子水凝胶的设计与合成[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2期 |
16 |
张磊,钱岭,刘欣梅,宋春敏,刘树文,阎子峰;以液晶高分子为结构导向设计与合成新型分子筛[J];大学化学;2005年01期 |
17 |
邵颖;村岡修;田邉元三;五島裕義;尤启冬;;Salacinol结构类似简化物的设计与合成(英文)[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8 |
蔡正洪;唐静;唐瑜;谭民裕;郁开北;;[Eu_2(TCM)_2(DMSO)_6]·2DMSO双核笼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10期 |
19 |
;医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成立[J];医药工程设计;2011年05期 |
20 |
程格;赵凌;王跃川;;末端含三甲基硅基树枝状低聚苯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