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环境中液化气储罐热响应行为的数值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液化气作为燃料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大规模的使用,液化气泄漏、容器爆炸及火灾事故日益增多,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工业界安全问题的迫切需要和其学术上的综合性、复杂性,使得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组织力量,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事故的发生机理及原因特别是火灾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的热响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模拟研究。但是由于储罐爆炸过程的短暂性和复杂性,只靠实验研究是难以对这些事故的发生机理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因此,各个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数值模拟研究,即在实验基础上分析物理现象,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这将对预测、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起描述火灾环境中液化气储罐热响应的偏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定解条件,包括容器壁的导热微分方程、容器内介质的传热传质微分方程,由此构成火灾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热响应的数学模型。
本文对液化气储罐热响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对于储罐壁内节点采用直接法建立差分方程,对于边界节点采用热平衡法建立差分方程,应用全隐式差分方法求解出液化气容器壁的瞬态温度分布规律。对于容器内介质采用集总参数法,将时间离散的常微分方程的差分格式,求解出液相区和气相区的温度、密度和质量的变化规律。
对于火灾环境下液化气储罐液化气热响应行为的数值分析软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软件C++Builder开发了主界面,并进行数值计算以及曲线模拟,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编制了相应的数据库对国内外著名实验条件及模拟结果进行保存和提取。该软件可以对不同火焰包围情况、不同容器形状、不同充装量等各种情况下的液化气容器的热响应行为进行模拟。
通过对火灾环境下液化气储罐热响应行为的数值模拟结果和HSE(英国健康与安全署)实验结果的比较可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
|
|
|
|
1 |
邢志祥,蒋军成;火灾环境下液化石油气储罐响应规律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设备;2004年01期 |
2 |
邢志祥,蒋军成;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下的响应规律研究进展[J];石油机械;2004年03期 |
3 |
邢志祥,蒋军成;液化石油气储罐对火灾的热响应及消防设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3年07期 |
4 |
章爱武;液化气及石油运输中突发性事故的机理研究与仿真[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5 |
邢志祥,韩军利,蒋军成;液化石油气储罐对火灾的热响应及消防设计[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02期 |
6 |
董国强;胡凌艳;张双保;李连强;;浅谈液化气换气点的安全隐患[J];安防科技;2006年07期 |
7 |
李格升,俞昌铭,钱耀南,肖金生;液化气贮运过程中突发事故机理研究进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8 |
王琦,任贵斌;浅谈液化石油气火灾预防及扑救[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9 |
潘刚,马骝;火灾探测传感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年03期 |
10 |
张启波;马丽丽;董华;;油气田作业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J];广州化工;2009年07期 |
11 |
倪邦瑞;可贵的“第一意识”——访庐江县液化气公司总经理黄国玉[J];安徽消防;1994年12期 |
12 |
李引擎,段日强,季广其,李淑惠,梁世明;建筑物火灾的计算机区域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S1期 |
13 |
朱志荣,乔雪琴;液化气中元素硫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J];色谱;1997年01期 |
14 |
石桂霞,朱兆砥;一起洗煤厂火灾事故的分析[J];煤炭科技;1999年04期 |
15 |
杨立中,周晓冬,廖光煊,范维澄;碳氢燃料泄漏火灾火焰热辐射强度估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16 |
王旭,高永庭;建筑火灾事故的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年05期 |
17 |
刘朝文;大型商品集贸市场火灾的特点、扑救措施及相关问题——以昆明南窑商品批发市场“4·10”火灾扑救为案例[J];云南消防;2000年05期 |
18 |
潘求丰;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J];工业安全与防尘;2001年01期 |
19 |
赵秋德;化工装置的火灾特点及灭火对策[J];辽宁化工;2001年10期 |
20 |
宋梅珍;加油站的火灾预防[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