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分离与纯化
【摘要】: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是一种小肽,是由五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胸腺五肽(TP5)是合成的五肽,TP5是胸腺生成素Ⅱ上的活性中心第32~36位氨基酸序列,具有胸腺生成素Ⅱ的全部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是诱导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单纯疱疹、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严重免疫缺陷综合症、慢性乙型肝炎。
本文对TP5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离子交换方法和反相高效液相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规模放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对TP5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首先用Anthwin软件分析了TP5的等点电、滴定曲线、疏水性;接着对TP5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测得TP5的疏水性常数为—1.4,为亲水性物质,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短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分析的结果,认为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和反相液相法分离TP5较合适。
2) 对离子交换法分离TP5的条件进行了摸索。通过对树脂的筛选、缓冲溶液的选择、缓冲溶液不同pH值的比较、洗脱梯度的选择,并对色谱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H4.4的醋酸缓冲溶液,使用SP Sepharose FF树脂,在梯度10 ml内流动相B从0%~40%、10 ml内流动相B从40%~100%下的分离效果较好。
3) 再对SP Sepharose FF树脂对TP5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包括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得吸附速率常数k=0.0396 s~(-1),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符合Langmuir吸附,为单分子层优惠吸附,公式为q=128.44·c/(2.38+c),q_m=128.44mg/g·resin,pH值对吸附的影响较大,选择pH4.4对吸附较为有利。再对动态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上样浓度和上样流速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认为在浓度为16 mg/ml和流速为2.0 ml/min条件下上样较好。最后对动态吸附进行建立了模型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相符。
4) 对反相高效液相分离TP5的条件进行研究。比较了分离柱、离子对试剂浓度、洗脱梯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MKF分离柱,使用0.1%的TFA试剂,在梯度30 min内B相浓度从5%~30%条件下分离的效果较好。
|
|
|
|
1 |
欧阳嘉,李鑫,潘宗敏,沈树宝;Fmoc(9-芴甲氧羰基)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2 |
张成刚,甘一如,黄鹤;Fmoc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工艺[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6期 |
3 |
陈永森,邱芊,姚忠,朱颐申,应汉杰;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分离与纯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4 |
屠春燕;林敏;朱颐申;金苗;欧阳平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相合成胸腺五肽及其副产物[J];分析化学;2006年12期 |
5 |
刘璐;张莉;张庆云;韩香;宋月英;郝鹤;;正交设计法优化胸腺五肽固相合成工艺[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6 |
吴蕾;任云霞;景文鹏;;神经降压素的固相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年04期 |
7 |
伍江卓;卢奎;赵东欣;薛永亮;王宏慧;;丙戊酰酪氨酸二肽Tyr-Tyr-VPA的固相合成[J];合成化学;2010年03期 |
8 |
徐文国,于爱民,刘军,王春丽,金胜昔;微波加热法在无机固相反应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
9 |
王本根,原培胜;新的固相反应法合成钼青铜化合物Na_xMo_6O_(17)的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10 |
王曼芳,郭国聪,黄锦顺,庄鸿辉,张乾二,卢嘉锡;三核钼-硫簇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1994年03期 |
11 |
沈茹娟,贾殿赠,梁凯,忻新泉,王疆瑛;纳米氧化锌的固相合成及其气敏特性[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
12 |
贺文义,姚念环,Kit S.LAM,刘刚;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HR/MAS)在固相合成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2003年02期 |
13 |
章金兵,许民,周小英;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锌[J];无机盐工业;2005年07期 |
14 |
余玉叶,赵国良,赵纳君,方萍;过渡金属1,6-己二胺缩双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5年04期 |
15 |
黎学贤;钟树秋;石晓波;;尿素Cu(Ⅱ)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表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6 |
匡华;吴明慧;王雅珍;;5-亚苄基硫代巴比妥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7 |
徐文龙;陈敏东;姜玲;万方;;利用叠氮化合物固相方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4期 |
18 |
王伟;杨玉琼;赵军;杨姗;;固相法合成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4期 |
19 |
程时远;昆虫性信息素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20 |
陈家威
,蒋济隆
,吴银秋;顺-10-十六碳烯醛-1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