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分离与纯化

陈永森  
【摘要】: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是一种小肽,是由五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胸腺五肽(TP5)是合成的五肽,TP5是胸腺生成素Ⅱ上的活性中心第32~36位氨基酸序列,具有胸腺生成素Ⅱ的全部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是诱导T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单纯疱疹、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滋病、严重免疫缺陷综合症、慢性乙型肝炎。 本文对TP5的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离子交换方法和反相高效液相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规模放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对TP5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首先用Anthwin软件分析了TP5的等点电、滴定曲线、疏水性;接着对TP5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测得TP5的疏水性常数为—1.4,为亲水性物质,同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在水溶液中短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合考虑分析的结果,认为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和反相液相法分离TP5较合适。 2) 对离子交换法分离TP5的条件进行了摸索。通过对树脂的筛选、缓冲溶液的选择、缓冲溶液不同pH值的比较、洗脱梯度的选择,并对色谱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和HPLC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H4.4的醋酸缓冲溶液,使用SP Sepharose FF树脂,在梯度10 ml内流动相B从0%~40%、10 ml内流动相B从40%~100%下的分离效果较好。 3) 再对SP Sepharose FF树脂对TP5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包括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测得吸附速率常数k=0.0396 s~(-1),对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符合Langmuir吸附,为单分子层优惠吸附,公式为q=128.44·c/(2.38+c),q_m=128.44mg/g·resin,pH值对吸附的影响较大,选择pH4.4对吸附较为有利。再对动态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上样浓度和上样流速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认为在浓度为16 mg/ml和流速为2.0 ml/min条件下上样较好。最后对动态吸附进行建立了模型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相符。 4) 对反相高效液相分离TP5的条件进行研究。比较了分离柱、离子对试剂浓度、洗脱梯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MKF分离柱,使用0.1%的TFA试剂,在梯度30 min内B相浓度从5%~30%条件下分离的效果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欧阳嘉,李鑫,潘宗敏,沈树宝;Fmoc(9-芴甲氧羰基)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张成刚,甘一如,黄鹤;Fmoc法固相合成胸腺五肽工艺[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6期
3 陈永森,邱芊,姚忠,朱颐申,应汉杰;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分离与纯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屠春燕;林敏;朱颐申;金苗;欧阳平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固相合成胸腺五肽及其副产物[J];分析化学;2006年12期
5 刘璐;张莉;张庆云;韩香;宋月英;郝鹤;;正交设计法优化胸腺五肽固相合成工艺[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吴蕾;任云霞;景文鹏;;神经降压素的固相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年04期
7 伍江卓;卢奎;赵东欣;薛永亮;王宏慧;;丙戊酰酪氨酸二肽Tyr-Tyr-VPA的固相合成[J];合成化学;2010年03期
8 徐文国,于爱民,刘军,王春丽,金胜昔;微波加热法在无机固相反应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1年02期
9 王本根,原培胜;新的固相反应法合成钼青铜化合物Na_xMo_6O_(17)的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10 王曼芳,郭国聪,黄锦顺,庄鸿辉,张乾二,卢嘉锡;三核钼-硫簇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结构化学;1994年03期
11 沈茹娟,贾殿赠,梁凯,忻新泉,王疆瑛;纳米氧化锌的固相合成及其气敏特性[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12 贺文义,姚念环,Kit S.LAM,刘刚;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HR/MAS)在固相合成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2003年02期
13 章金兵,许民,周小英;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锌[J];无机盐工业;2005年07期
14 余玉叶,赵国良,赵纳君,方萍;过渡金属1,6-己二胺缩双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5年04期
15 黎学贤;钟树秋;石晓波;;尿素Cu(Ⅱ)配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与表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6 匡华;吴明慧;王雅珍;;5-亚苄基硫代巴比妥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7 徐文龙;陈敏东;姜玲;万方;;利用叠氮化合物固相方法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4期
18 王伟;杨玉琼;赵军;杨姗;;固相法合成1-二茂铁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4期
19 程时远;昆虫性信息素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20 陈家威 ,蒋济隆 ,吴银秋;顺-10-十六碳烯醛-1的固相合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杨娟;汪信;陆路德;杨绪杰;;TiO_2粒径对层状Na_2Ti_3O_7的形貌及性能影响[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2 许霞;;纳米组装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效果研究[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亮;李峰;段雪;;MoO_4~(2-)阴离子插层含钛水滑石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杨晓彤;糜可;冯慧琴;杨庆尧;;云芝糖肽(PSP)中糖肽结合的色谱法鉴别[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辉;马哲;徐晓滢;李松;姚忠;;碱性树脂选择性分离丁二酸[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6 姚开胜;周贞;周智明;温鸿亮;;纳米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对-硝基甲苯还原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7 杨桂兰;郭学平;吕莉;;透明质酸锌的制备方法和用途[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楚文娟;樊耀亭;侯红卫;;以四核铜簇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链状化合物合成,结构和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孙为银;苏志;;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韩彦丽;左敏;谢明一;郭振朋;齐莉;陈义;;离子交换电动色谱法分离氨基酸氯甲酸芴甲脂衍生物[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军;胸腺五肽的化学—酶法合成及其脂质体缓释剂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龚殿婷;高纯硼酸的制备及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连海;腈纶基离子交换及变色纤维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刘少友;新型铝掺杂二氧化钛介孔纳米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文衍宣;磷矿脱镁废水综合利用应用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1999年
6 温俊杰;新型硅胶—聚胺有机—无机复合树脂从钴(镍)电解液中除铜的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迟强;胸腺五肽及其酯化物贮库型注射剂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王格慧;新型天然纤维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合成与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9 刘惠;酵母生物转化生产S—腺苷—L—蛋氨酸辅产谷胱甘肽机理及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曾润生;含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森;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分离与纯化[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蔺华林;A型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宋明媚;胸腺五肽固相合成的工艺优化与放大[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陈勇;离子交换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Cu(Ⅱ)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鹏飞;Cu~+-Na~+离子交换玻璃波导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纪志永;锂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杨剑;天然斜发沸石钾钙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杨利;固体离子交换制备铜基催化剂常压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9 姚卫棠;钾长石提钾机理研究及新工艺探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王文忠;亚胺基二乙酸树脂R604对镍离子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清;胸腺五肽不是胸腺肽的“兄弟”[N];健康时报;2004年
2 全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委员会理事长 王继文;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中国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奠基人——何炳林院士[N];中国化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正午;胸腺肽市场告急[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肖静;地奥建成世界最大胸腺肽基地[N];四川日报;2003年
6 记者 洪崇恩;“水环境杀手”变废为宝[N];文汇报;2007年
7 ;上海全面推广镀镍废水资源化技术[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刘洋郑利刚 陈卯生;固相组合合成领域期待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南方;稀土荧光粉制备技术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见习记者 张玲玲;亿利莱节能环保产品成为西洽会亮点[N];陕西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