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CF2OPF映射模型的地理信息服务语义检索研究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采集、服务发布的门槛越来越低,逐渐形成了目前互联网海量数据。GIS服务提供商在存储、处理数据采用的标准不一,不同服务之间缺少必要的关联性,导致数据共享与服务互操作产生困难。本文以OWS服务为研究对象,应用OGC语义标注技术、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和XML解析技术,对OWS服务在元数据层进行语义标注,使之支持语义推理能力。语义推理不仅能够进行关键词的匹配,也能够在领域知识范围内进行语义层面扩展查询。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OWS服务空间数据样本,分析了领域本体构建方法以及地理空间信息的特点,根据矿产资源国际分类标准,构建了用于实验的地理领域本体。(2)研究OGC能力描述文件与OWL-S概要信息之间的共通之处,提出OCF2OPF映射模型,利用语义标注技术,实现了非语义文件向语义本体之间的转换。(3)设计了基于OGC语义标注标准的语义查询系统框架,并开发了OGC语义推理原型系统。最后,以地质矿产领域的OWS为例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映射模型用于语义检索较于关键词检索,能够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
|
|
|
1 |
林晖,贾海波,张优云;设计过程框架中的行为与功能映射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2期 |
2 |
李杨;柴玉梅;王黎明;;对等多维需求映射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06期 |
3 |
刘永山;成雪琴;;基于坐标映射模型的方向关系一致性检验[J];计算机工程;2011年16期 |
4 |
刘玉亮;王江;于海涛;;高斯白噪声对神经元映射模型动力学的影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11期 |
5 |
孙棣华,刘卫宁,刘飞;基于分形理论的制造决策映射模型建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6 |
孙学全,段广仁,冯英浚;利用区域映射模型研究样本集的空间分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
7 |
迟健男;张闯;杨莉;;一种优化的二维视线映射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8 |
杨国东;;定性映射模型与概率统计相结合的研究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03期 |
9 |
杨祎巍;史峥;;一种新的带有线段与控制点映射模型的光学邻近校正技术[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
10 |
柴宏涛;李建华;沈迪;;基于ID3算法的信息资源分类管理映射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03期 |
11 |
叶志清;物料含水率与传感电容映射模型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2 |
李俊,关佶红,李玉珍;GML空间数据存储映射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12期 |
13 |
李红梅,冯嘉礼;数据挖掘的定性映射模型及其在桥吊监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3年03期 |
14 |
李俊;;XML数据存储映射模型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5 |
卢纯福;刘肖健;李桂琴;孙守迁;;人机接触面形态设计的数据映射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5期 |
16 |
王雪峰,孙学全,冯英浚;用于模式识别的前馈式神经网络区域映射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17 |
刘国民;游大海;高鹏宇;许广伟;;新型开放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电气应用;2006年10期 |
18 |
龚涛;蔡自兴;;自然计算研究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6年01期 |
19 |
方志刚;马卫娟;;AudiMeters:高维连续数据可听化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5年09期 |
20 |
董福冉;;基于单一数据源的机电产品多视图BOM映射模型构建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23期 |
|
|
|
|
|
1 |
姚军;唐敬;;手机用户感知评估体系[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