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温控防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就水工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主要工作如下:
a.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仿真技术,编制了可以考虑水管冷却的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及徐变应力场三维仿真计算程序,实现了完整模拟碾压混凝土坝分层施工的实际过程的温度及应力的仿真计算。
b.推导了水管冷却混凝土三维温度场严密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水管冷却的子结构解法,算例和工程实例都表明,该方法的计算成果是可靠的、实用的。
c.应用严密的水管冷却的计算方法,对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水闸工程进行了温控防裂计算,通过预测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及时指导施工,并取得了很好的防裂效果。
d.应用“非均质层合单元法”实现了洪口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运行期全过程多因素的温度场及徐变应力场的仿真计算,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分析,推荐出优选温控防裂方案,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果。
e.重点讨论了温度场反分析的各种方法,提出应用神经网络法进行参数反分析的算法。
f.研究了寒潮、水管冷却、整浇部分墙体等情况下闸墩表面混凝土应力分布状况。据此对水工墩墙结构混凝土裂缝成因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避免类似结构产生裂缝的工程措施。
g.针对温控防裂的一项新技术—外掺MgO混凝土筑坝技术的仿真计算特点,提出了应用“有效时间”理论,来考虑自生体积变形与温度历史有关的膨胀模型,使长期以来困绕工程界有关外掺MgO在任意温度历史下产生的膨胀变形的应力补偿计算成为可能。
|
|
|
|
1 |
柳爱群,高翔,张来芝;计算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的有限元解[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2 |
朱伯芳;关于“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方法”的讨论[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4期 |
3 |
朱岳明,徐之青,贺金仁,张建斌,关新强,赵之瑾;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场的计算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2期 |
4 |
朱伯芳;混凝土坝水管冷却仿真计算的复合算法[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11期 |
5 |
陈祖东;高混凝土埧用埋設水管冷却的施工措施(续完)[J];水力发电;1957年10期 |
6 |
柳爱群;计算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的有限元解[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7 |
吉顺文;朱岳明;蒋一鸣;;平原地区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裂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8 |
陈祖东;;高混凝土埧用埋設水管冷却的施工措施[J];水力发电;1957年08期 |
9 |
林志祥,朱岳明;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精确计算与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5年02期 |
10 |
N.M.叶尔申;吴光祖;楼申芬;;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聚合混凝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82年04期 |
11 |
李东升;水工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几个问题[J];水利水电技术;1993年12期 |
12 |
朱伯芳;利用预冷集料和水管冷却加快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速度[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3期 |
13 |
郭之章;对混凝土坝一期水管冷却效果的分析[J];水力发电;1986年11期 |
14 |
王爱勤,张承志;水工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问题[J];水利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周厚贵;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展及问题[J];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03期 |
16 |
杨志刚,徐镇凯,汪春文;一种改进的蒙特卡罗法在水工混凝土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2期 |
17 |
刘荣耀;;水工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19期 |
18 |
王海燕;马忠彬;;浅谈碱骨料在水工混凝土中反应的预防[J];民营科技;2009年05期 |
19 |
张虹;胡廷正;杨全文;;水工混凝土尺寸效应研究综述[J];中国建材科技;2010年04期 |
20 |
赵顺升!吉林;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处理[J];水利天地;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