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集成化水管理研究
【摘要】:
论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目前水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目前水管理问题的新模式—流域集成化水管理(WIWM);基于系统论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思想,采用综合集成的技术路线,首先研究人事层次、部门层次、信息层次上的集成,继而探讨人事/部门/信息三者间的集成,以此来构建流域集成化水管理(WIWM)的宏观管理模式。在人事集成方面,从集成的作用入手,探讨人事集成的两种方式——即专家群体集成及水管理职能人员的集成;在部门集成上,以流域现有管理体制为基础,通过设置中介协调机构,把与流域水管理有关的不同职能部门协调统一起来,以改善对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在信息集成方面,通过剖析水利信息化现状,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为核心,研究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防洪自动化调度系统、水质监测保护系统和供水调度优化系统四个子系统的集成。通过人事、部门及信息的集成,可以改变流域“各自为政”、“单打一”等目前水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
在宏观管理模式的框架下进行微观管理内容的研究,通过对流域水资源分配的博弈分析,得出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必须明确水权和征收水资源费的结论,进而研究了流域水资源在不同地域段间的初始分配和水资源的定价问题。
研究流域水资源的初始配置时,笔者剖析了影响水资源分配的要素,综合比较了水资源分配中应遵循的诸多原则,从流域全局出发,建立水资源分配模型。笔者运用这一模型对山西汾河流域水资源进行了具体的个案探讨,并进行了水资源分配计算,其结论对汾河沿途各地用水户用水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研究流域水资源的定价问题时,笔者把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个方面分开进行定价探讨,该定价法较之于传统定价法更为科学,是目前较完整的水资源定价方法。为了结合汾河二坝灌区进行水资源定价的个案剖析,笔者还对通用定价方法中的弹性定价法进行了演化,用演化后的公式对灌区的农业水价进行了重新定价。其结果可作为灌区水价改革的参考依据之一。
这样,笔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探讨了流域集成化水管理模式,无论是方法或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流域集成化水管理(WIWM)对于改善水管理部门间权利分散化现象、水分配利益团体间相互对抗的利益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因此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水管理模式必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
|
|
1 |
曾思育,傅国伟;水资源的系统性及其集成化管理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
2 |
曾思育,傅国伟;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集成化水管理模式的推行[J];水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
3 |
张金萍,曾赛星,杨旭,齐国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新论[J];海河水利;2004年04期 |
4 |
沈坩卿;;中国水管理中的环境问题[J];水电能源科学;1986年04期 |
5 |
姜斌,党卫红;加强水资源管理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水利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
6 |
周年生
,袁玮;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J];天津科技;1999年02期 |
7 |
;我国九成县乡和城市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J];水利规划与设计;1996年04期 |
8 |
孙雪涛;加拿大联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5年08期 |
9 |
王广忠,石永杰;建立节水制度的框架、途径和机制[J];内蒙古水利;2005年02期 |
10 |
李代鑫,叶寿仁;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及水权交易[J];中国水利;2001年06期 |
11 |
李伯根,张云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云南水管理体制改革及水价形成机制研究[J];思想战线;2002年03期 |
12 |
戴兵;;美联邦机构在干旱情况下对水资源的管理[J];防汛与抗旱;1999年01期 |
13 |
仲从斌;市场条件下水利管理与运行机制初探[J];江苏水利;2000年11期 |
14 |
张岳;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体制势在必行[J];中国水利;2002年08期 |
15 |
李进;;“水和谐”呼唤“水教育”[J];探索与争鸣;2010年08期 |
16 |
李志强,魏智敏;建立健全水法制体系实施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6期 |
17 |
齐学斌,刘景祥;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动态浅析[J];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1年04期 |
18 |
杨杰
,许官福
,简光华;加强云南省水资源管理[J];创造;2003年05期 |
19 |
周晓;水资源综合管理概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4期 |
20 |
张惠英;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两例[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