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和冲击式机组过渡过程计算模型优化研究
【摘要】:
机组水力—机械过渡过程对水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有重要意义,一直是
水电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运行实践表明,虽然过渡过程历时较短,但是电站
的事故往往发生于水力—机械过渡过程中。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轴流式和冲击式
机组过渡过程计算的现有模型,指出现有模型中对蜗壳(进水管)部分的处理方
法会给这两种机组的过渡过程计算带来相对较大的偏差。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
根据轴流式机组和冲击式机组的特点,提出把水轮机分解成多个水轮机,并把它
们放置在蜗壳沿线(喷嘴处—对于冲击式机组)的优化方案,以减少用现有模型
计算带来的偏差。本文还结合两个工程实例,在现有模型和优化模型下进行计算,
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机组水力—机械过渡过程计算现有模型的不足,同时验证了本
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优化模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获得了轴
流式机组和冲击式机组在过渡过程计算中的新模型。
|
|
|
|
1 |
周大庆,钟淋涓;轴流式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有限元计算[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04期 |
2 |
米毓德;轴流式水轮机叶片刚强度计算方法研究[J];大电机技术;1994年01期 |
3 |
张华,张礼达;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优化设计及CAD应用软件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1997年04期 |
4 |
张礼达;轴流式转轮叶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5 |
徐道庆;;按比转速选取水轮机汽蚀安全系数探讨[J];机械;1985年03期 |
6 |
沈祝平,徐洪泉,周威方,张建光;轴流式水轮机增容改造技术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12期 |
7 |
梁迅;国际水电新闻[J];水力发电;1983年10期 |
8 |
王恒善;王荣昌;樊世英;;东方电机厂水轮机设计制造工作的三十年[J];东方电气评论;1988年03期 |
9 |
田锋社,张克危;轴流式水轮机转轮设计程序的开发[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1期 |
10 |
王正伟,崔涛,江德春,吕孟东;轴流式水轮机流道内部流动分析[J];大电机技术;2003年06期 |
11 |
;略谈水轮泵设计的工况点选择问题[J];机电技术;1983年Z1期 |
12 |
韩恩厚,曹大本,米毓德;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在过渡过程中的应力状态[J];大电机技术;1988年05期 |
13 |
王培斌,李凯;水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安全控制[J];陕西水力发电;1998年02期 |
14 |
王正伟,崔涛,江德春,吕孟东;轴流式水轮机能量特性预测分析[J];水力发电;2002年11期 |
15 |
李晓莉,袁晓俊,沈祖诒;水轮机调速器测试及仿真系统离线数据处理软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6 |
郭云松;郭祥玉;;一种UPS漏电保护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05年06期 |
17 |
张天瑜;张卉;;基于MATLAB7.0的RLC阻尼振荡电路建模方法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8 |
李受人;程耕国;;液压流通过节流孔的过渡过程的仿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9 |
何英昊;单世民;姜绍君;王占骜;;一阶电路过渡过程引导启发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7期 |
20 |
刘伟;刘一鸣;花志远;陈永全;;天然气发动机怠速控制的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