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静、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尚岩  
【摘要】: 本文采用完全细观计算力学方法,将大体积混凝土在细观层次上看成是由粗骨料颗粒、硬化水泥砂浆及其二者之间的粘结界面组成的非均质复合材料,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对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MSC.MARC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对东江拱坝的三级配混凝土轴压试件、建设中的小湾拱坝三级配混凝土梁试件在静、动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根据三级配混凝土的骨料级配及Walraven公式,计算混凝土试件内部各级骨料颗粒的数目。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骨料颗粒在试件中的随机位置,建立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对混凝土材料随机骨料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并实现各种单元材料参数的自动识别与赋值,在细观层次上较真实的模拟了三级配混凝土复杂的、高度非均质性。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来表征组成三级配混凝土的各种材质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该本构模型具有可以模拟材料的开裂、拉伸软化、塑性屈服和压碎非线性等特点。对二维三级配混凝土静、动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及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的试验结果较为接近。并将研究成果与不考虑材料的非均质性的数值模拟成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较大差异,考虑了材料的非均质性的极限荷载明显小于后者。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开裂,首先起源于骨料和砂浆的粘结界面,进而发展至砂浆中。混凝土的破坏,实际上是由于其内部的微裂缝的萌生、扩展、相互汇合,进而形成宏观裂缝贯穿混凝土而导致其失稳破坏的过程。最后,对三维三级配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的建立,成果的显示方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本单元模型”方法,对三维混凝土简支梁进行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和材料赋值,并对空间的三级配混凝土简支梁的静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了与二维数值模拟结果相类似的破坏形式。对有限元软件MARC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混凝土有限元网格的各种材质单元的材料参数的自动识别及赋值,三维数值模拟结果的较直观显示等。本论文为大体积混凝土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的研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卢执中,匡增意;货车调车冲击的数值计算机模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88年02期
2 邓康耀,顾宏中,陈安琪;涡轮谐振增压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1989年04期
3 张德良;I.I.格拉斯;;激波绕半菱形柱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1年02期
4 张福祥,曹从咏;含强激波二维流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5 朱维宝,徐成贤,陈贵灿;GaAs MESFET器件数值模拟的预优共轭梯度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6 赵等层;刘忠潮;黄景瑗;;漫滩水流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2年04期
7 李华;高速公路组合型护栏特性及其变形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4期
8 王晓林,周贤宾;板料成形数值模拟接触搜索模型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王春秋;;正交各向异性对岩体洞室破坏影响的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10 张小兵;袁亚雄;陈健;杨均匀;;等离子体点传火过程两相流数值模拟[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2年04期
11 王育维,张明安;激光点火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3年04期
12 陆林生;董超群;李志辉;;多相空间数值模拟并行化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3年03期
13 李万莉;朱福民;徐宝富;颜荣庆;;超音速冲击水锤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3年01期
14 徐照明;江春波;李玉柱;张鹏;;调压室底部流道优化设计[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2期
15 孟会林;孙新利;姬国勋;刘代志;;子母弹抛撒过程数值模拟及其试验[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8期
16 卢亦焱,刘兰,陈莉,张号军;外粘钢加固钢管技术的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1期
17 毕继红,江志峰,常斌;近距离地铁施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18 罗挺,许雅娟,刘益;空调房间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J];四川环境;2005年02期
19 张楠,应良镁,姚惠之,沈泓萃,高秋新;潜艇水面与水下粘性绕流数值模拟(英文)[J];船舶力学;2005年03期
20 祝银海,厉彦忠;一种新型板束结构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J];低温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祥;尹宝树;杨德周;;波浪在波流相互作用中对底应力及流速的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欣;程文;川端信义;;公路隧道火灾热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裴文兵;;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东明;;不可压混合层中一种增强混合的新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金晓林;;电子回旋共振放电的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晓晴;黄小清;汤立群;;泡沫铝填充圆管三点弯曲性能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陈勇梅;黄西成;;流体动力学帽状剪切实验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9 吴迪;张建红;王静;雷明凯;宫野;;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混合双层靶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俊兵;傅洪贤;李克民;;高台阶抛掷爆破爆堆形态的模拟[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7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武文斌;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岩;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静、动力学性能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4 邱田金;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及泥沙淤积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张皓光;轴向间隙引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8 张敬芝;铝合金铁型覆砂铸造技术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李晓娟;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国联;竹节形扰流柱对换热效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梁 明;塑料配混机械未来走势分化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赵亚辉;探寻“大气”的奥秘[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晓健;二重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华依;全球包装塑料配混机械需求增长[N];中国包装报;2011年
6 唐伟家;吴汾;塑木复合材料的配混和加工[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向杰 实习生:孙馨;在计算机上模拟大气和海洋运动[N];科技日报;2005年
8 唐绍红;三井化学在华再添车用PP配混装置[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张帆;亚洲塑料配混机械市场供需平衡[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上海交通大学 潘健生;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