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拱坝整体稳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

黄国军  
【摘要】: 拱坝坝基稳定问题一直是拱坝设计和分析中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牛头山水电站的具体工程,应用模型试验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对牛头山双曲拱坝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建模分析,综合研究了拱坝的整体稳定问题,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系统总结了拱坝坝基稳定的研究方法,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物模和数模相结合在分析这一课题上的优势。 2.论述了物理模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法)和数学模型(有限元建模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 3.结合牛头山拱坝坝肩坝基的地形、地质特征,以及对稳定起控制作用的层间、层内断层的分布状况,建立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运用超载法对整体模型进行了破坏试验。 4.研究了拱坝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建模的过程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做了探讨,并对ANSYS中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5.将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倪红强;张锐;;天花板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温控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施工;2011年03期
2 王林鸿;姜萌;;数控工作台的组成与混合模型[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冯涛;李庆亮;孙大为;;基于ANSYS的拱坝模态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9期
4 匡益兵;李俊;;拱坝上游面防渗工程施工工艺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1年09期
5 李业盛;赖国伟;甘海阔;;基于ANSYS的拱坝等效应力计算及图形显示[J];水力发电;2011年04期
6 陈兴泽;王凤莲;李桂林;杨兴国;李洪涛;;大岗山拱坝建基面开挖爆破振动安全监测[J];人民长江;2011年14期
7 卢玉钦;;Excel软件编程在拱坝放样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1年06期
8 史学涛;尤富生;付峰;刘锐岗;漆家学;徐灿华;董秀珍;;人颅脑模型内阻抗扰动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测量敏感性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5期
9 魏巍;;建筑信息模型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10 周飞平;陈卓卓;林健勇;;天花板拱坝坝肩稳定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J];水力发电;2011年06期
11 程丽娟;孙林;姚延娟;沈艳;;植被生化组分定量遥感反演研究进展[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1年03期
12 周飞平;陈卓卓;林健勇;;天花板混凝土双曲拱坝坝体应力、坝肩稳定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03期
13 刘晓红;王伟力;杜茂华;孟涛;朱颖;李春光;;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爆冲击波对大规模城市建筑群毁伤效应模型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4期
14 任隽;陈东柏;戴王强;陈运平;潘纪顺;;岩石滞后非线性弹性响应的物理模型[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3期
15 嵇晓强;戴明;尹传历;冯宇平;柏旭光;;航拍降质图像的去雾处理[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7期
16 吴基昌;邵敬东;;大岗山水电站工程抗震研究综述[J];人民长江;2011年14期
17 孙抗;汪渤;周志强;郑智辉;;基于双边滤波的实时图像去雾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8 王绪智;;强调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 国外军用装备系统发展新趋势[J];国际航空;2010年09期
19 张莉;;数据库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应用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7期
20 高琦;;关于推迟势概念的辨析[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向东;任青文;赵引;;拱坝的失稳形式及其分析方法[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通盛;覃志尚;;下桥水电站拱坝边坡的优化及开挖放样[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冯帆;张国新;刘有志;;层间水力渗透破坏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国新;许平;杨波;朱伯芳;;整体拱坝的仿真与可行温控措施[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5 朱伯芳;;论拱坝应力控制标准[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6 吴中如;;典型拱坝的严重事故及解析——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7 张楚汉;;高坝—岩基系统的安全稳定性[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薛利军;计家荣;黄志澎;;锦屏一级拱坝基础处理有限元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伯芳;厉易生;;提高拱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顾冲时;吴中如;蔡新;;拱坝动态空间位移场的混合模型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世鑫;基于物理模型的煤田地震属性响应特征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2 杨令强;高拱坝开裂分析及安全评价[D];天津大学;2003年
3 肖诗云;混凝土率型本构模型及其在拱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杨正华;海上地震勘探模拟实验研究及二次定位理论探讨[D];长安大学;2004年
5 车轶;混凝土高拱坝孔口配筋与抗裂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孙林松;三维弹塑性接触问题的线性互补方法及拱坝结构非整体性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吴永忠;基于物理模型的声音合成技术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韩晓凤;锦屏高拱坝施工期性态分析及整体安全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9 徐彤;中低纬电离层模型及其异常现象相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韦未;拱坝开裂分析及拉应力控制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军;拱坝整体稳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王学伦;二相粒子析出对晶界移动影响的物理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贺凯祥;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欧;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琴;物理模型教学对高中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强龙;烟雾的物理模型及其模拟[D];安徽大学;2010年
7 张滨;重视培养中学生的物理模型思维能力[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秀勇;基于物理模型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D];山东大学;2005年
9 向军;天然气水合物一维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马坤霞;FTSC薄板坯连铸夹杂物行为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王鹏;谈课堂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的途径[N];学知报;2011年
2 刘鑫 王连生 记者 李清波;应力呈“蝴蝶”状 拱坝整体安全[N];四川日报;2011年
3 江苏省如皋中学 张淑蓉;浅析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4 丹正昂杰;赵敏学到拱坝乡进行慰问[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5 刘丕建;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N];黄河报;2007年
6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孙茂高;培养建模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记者 刘志强;先进技术解难题[N];科技日报;2001年
8 向良璧 ;我国拱坝挑战世界纪录[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江东洲;生命不息 追求不止[N];科技日报;2007年
10 罗虎才;拱坝乡“两基”工作开展有声有色[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