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银行资本监管绩效研究

尚静  
【摘要】: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各国逐步放松了对银行的管制,但同时,资本要求作为银行体系稳健性管制的核心因素被大大地强化了。目前,西方国家已逐步形成了以资本充足和准备金率要求为核心,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制度为保障的银行监管模式,由于资本短缺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银行脆弱的根源,银行资本监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2004年,我国也颁布了《银行资本充足管理办法》,从办法中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将要实施的银行资本监管办法基本上套用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但在西方国家,对于银行资本监管,不仅理论上尚处于完善和深入中,实践上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而完善理论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资本监管体系,已成为我国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现实选择和重要前提。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框架下,对银行资本监管绩效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资本监管绩效的路径:(1)银行资本监管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银行现有的资本头寸,还取决于银行准入价值、银行所在国的金融环境以及多层次委托代理问题等多个因素,因此,有效且有效率的银行资本监管不仅需要选择合宜的准入关闭政策、监管机制、激励相容的激励手段,还应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弹性;(2)有效的资本监管并不一定是效率的,银行资本监管在保护存款者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加大社会成本;(3)虽然充足的资本可以保证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在对银行的监管中不能过度地依赖这一指标。银行的成功或是长期生存归功于银行自身的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质量,因此,在监管中不但要考虑外部力量的介入,更要注重银行内部的激励相容,必须处理好银行资本监管和银行自身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监管力量和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银行资本监管的帕累托效率;(4)我国目前的银行资本监管仍应以维护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定为首要目标,在此前提下,首先要彻底改革国有银行的治理结构,二次剥离不良贷款,并进一步健全、完善银行资本监管的保障机制,其次是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本监管机制,科学地确定资本充足率,合理衡量资本充足,实行有差异的弹性监管办法,以提高我国银行资本监管的绩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军,何自云;金融制度的激励功能与激励相容度标准[J];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2 王燕,沈雅琴;激励相容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J];上海金融;2005年01期
3 沈斌表;过国忠;;企业后勤激励机制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7年32期
4 陈晓群;;激励相容、交易成本与政策运行偏差[J];改革与战略;2009年12期
5 黄臻;;激励相容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发展[J];学理论;2011年16期
6 康洪;;构建环境资源管理的经济激励机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熊海帆;;对保险业反洗钱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丁琳琳;;基于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代理问题的机制探讨[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韦惠兰;贾志杰;;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自然保护有效管理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10 胡燕玲;;“激励相容”理论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03期
11 王琼;;浅析赫曼米勒公司的工资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12 庞娟;;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定价的探讨[J];价格月刊;2008年07期
13 国晖;;关于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14 江曙霞;何建勇;;激励相容视角下银行监管机制设计:研究综述和展望[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3期
15 张显宏;;试论确立农民工劳动力产权的意义[J];理论界;2009年12期
16 唐俐俐;;国家助学贷款机制设计中的激励相容缺失[J];经济导刊;2010年12期
17 程俊杰;唐德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因与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18 华坚,许长新;问题银行关闭的经济学思考[J];求索;2005年05期
19 郭小东;;我国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中激励相容制度的合理安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0 朱慧;;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新乔;;激励相容才和谐[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平新乔;;激励相容才和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付红星;蔡滨荣;;激励相容全面释放监管效用[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辛琳;;和合视角下管理文化的机制设计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浩;陈晓剑;;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代理商激励制度探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今舜;庄菁;;机制设计原理在薪酬制度中的应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陈惠雄;;联合基数确定法:一个激励相容的财务学范本[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8 王先甲;张柳波;;低碳约束下实验区政府的激励机制设计[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姜鹏;韩松;;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的两种模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胡炜;;底价仲裁制度适用条件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静;银行资本监管绩效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陈海勇;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严太华;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樊根耀;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高丛;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机制与效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桂春梅;虚拟计算环境下信誉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丁浩;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8 黎灿兵;电力监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傅英略;激励相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机制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杰;P2P系统中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资本充足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许梦桔;试论对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王延东;激励相容:基于“无效管理”现象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延明;中国药品安全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唐造时;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体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齐洁;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安排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赵径;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及发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胡爱民;中兴通讯产权结构、组织设计和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曹磊;基于博弈论的证券市场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铭;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曙松;金融监管要激励相容[N];证券时报;2003年
2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学 王延东;激励相容,破解“师徒结对”之困[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赵晓丽;运用激励相容理论 实现企业有效激励[N];中国电力报;2005年
4 何伟;激励相容:双赢的选择[N];金融时报;2005年
5 ;激励相容监管:理性分析与体系构建[N];上海金融报;2004年
6 纪敏;激励相容:让金融监管效用最大化[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何自云 博士;激励相容:银行监管的发展方向[N];金融时报;2003年
8 巴曙松;激励相容:新资本协议精髓[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史晨昱;要好机制还是坏机制:中国经济改革大话题[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段伟;论激励相容原则在保险公司管理中的应用[N];中国保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