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层状岩体边坡工程力学参数研究

巫德斌  
【摘要】:岩体力学参数的合理确定是岩石边坡工程中一项基础的工作。由于岩体具有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和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目前在层状岩体边坡工程的岩体力学参数选取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的难点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边坡工程中。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提出了修正的RMR法——GSMR法,并用于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完整岩石强度、结构面产状、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粗糙度、地下水条件、岩石质量指标、边坡高度、研究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开挖方法和人工边坡形态等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因素,并提出了连续性权值修正的方程(二次函数关系或半对数关系),对完整岩石强度、岩石质量指标、结构面间距权值进行了连续修正,减少了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在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预测方面,将GSMR值代替RMR值,更能反映边坡岩体实际力学性质,并将其用于边坡稳定分析,是一种边坡工程上可行的方法。 2.用微结构张量表示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参数,使之可以考虑边坡岩体各向异性特性;把边坡开挖弱化因子和锚固增强因子引入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并提出了两个因子的计算公式,研究了爆破开挖和锚固对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影响程度,计算了爆破开挖和锚固后的岩体力学参数。算例分析表明:变形模量、抗拉强度、粘结力和加载方向与结构面夹角正弦的平方呈线性相关,具有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粘结力的各向异性特别地明显:内摩擦角在未扰动、开挖和描固条件下的各向异性不明显,均保持不变。开挖对不同边坡岩体的力学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地对坚硬岩体的影响大于软弱岩体;开挖弱化因子与变形模量、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呈线性相关,与抗拉强度呈指数相关。锚固对变形模量、抗拉强度、粘结力提高幅度大,对内摩擦角提高幅度不大;锚固增强因子与变形模量、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呈线性相关,与坚硬岩体的抗拉强度呈线性相关,与软弱岩体的抗拉强度呈指数相关。 3.考虑圆形截面岩石简支梁中央受集中力作用,用应变片测定简支梁某些点的应变值,推导了量测应变值与流变参数蠕变柔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根据粘弹性本构模型理论,推导了系统模型蠕变柔量的一般形式;当岩石简支梁出现弹-粘塑性变形时,推导了量测应变与梁挠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对模型流变参数进行估计;用龙滩水电站泥板岩岩样流变试验所测得的应变值,反演了泥板岩的流变参数,进行了泥板岩粘弹性模型辨识,得出了符合泥板岩的流变本构模型。 中文摘要 4.假定层状岩体为层状复合材料,采用复合介质的等效介质理论研究了层状 岩体的等效弹性模量,并提出与边坡类型对应的等效介质模型,与层状岩体边坡 (包括切层边坡和反倾向边坡)对应的力学模型为并联模型,与顺层边坡对应的 力学模型为串联模型。研究表明:Voigt一Reuss模型上下限范围大、精度不高, Hashin一Shtrikman模型上下限范围小、精度高,Eshelby模型、自洽模型、微分模 型和Mori~1’a naka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5.利用本文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向家坝水电站左岸层状岩体边坡未扰动区 和开挖扰动区的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变形进行三维数值 模拟分析,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验证。 关键词:层状岩体边坡、力学参数、GSMR法、Hoek一Brown强度准则、蠕变柔 量、等效弹性模量、向家坝水电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弭;;试论矿山岩体边坡地下水赋存模式[J];工程勘察;1989年02期
2 魏星,虎旭林,郑璐石;岩体边坡稳定性的灰色系统类比预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陈记;;降雨渗流情况下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Z1期
4 朱立新;康景文;赵翔;;张家界黄石寨索道中间支架点岩石边坡设计与治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5 向强;徐金明;张建民;;计算岩体边坡安全系数的程序实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何容;何伟;李亚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边坡稳定性识别研究[J];铁道建筑;2009年02期
7 王怀峰;韦灼彬;黄静;;洞口岩体边坡客土喷播技术优化设计[J];科技传播;2010年19期
8 刘文方;隋严春;周菊芳;李红梅;;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的突变模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9 沈振中;姜媛媛;王金男;;非稳定渗流作用的岩体边坡稳定非连续变形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杨志勇;丁宝贵;张蕊蕊;王长龙;;钢筋网锚喷技术在岩体边坡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1期
11 徐金明;刘斌;孙昆仑;;岩体边坡中流体包裹体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J];岩石学报;2007年09期
12 赵冰华;贾彩虹;宗兰;;基于DDA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应用研究[J];江苏建筑;2011年03期
13 刘大安,袁宝远,刘小佳,岳远明;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工程数据运筹技术[J];自然灾害学报;2000年01期
14 刘大安,刘英,罗华阳,唐纯华;地质工程自动监测硬件系统若干技术问题[J];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03期
15 汤平;李刚;徐卫军;;水及开挖卸荷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16 刘造保;徐卫亚;张开普;刘康;;基于改进指数平滑法的岩体边坡变形预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7 刘大安,杨志法,楼向东,袁宝远,王敬;地质工程自动监测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18 吴旭君;水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03期
19 刘云鹏;黄润秋;邓辉;;反倾板裂岩体边坡振动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张卓;练继建;杨晓慧;;不同降雨强度下岩体边坡的渗流场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远;;用岩层梁代替岩层板分析顺层岩体边坡结构变形破坏的条件[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张雷;曹吉庆;叶勇;;岩体边坡工程中的位移监测及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薛守义;张镜剑;王思敬;;岩体边坡动态有限元与程序[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4 刘汉东;;岩体边坡楔体滑动永久位移计算[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薛守义;;地震条件下岩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A];岩石力学理论与工程实践[C];1997年
6 沈振中;林伟斌;杨海林;;考虑降雨入渗的非连续性岩体边坡稳定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焦同战;宋云连;郝俊;;裂隙水作用下岩体边坡结构可靠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力群;沈振中;俞凯加;吕军;;思林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高边坡稳定分析和评价[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何珊儒;李伟荣;黄秀丰;;岩体稳定性的野外判据[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海波;蒋会军;赵坚;黄理兴;李俊如;;动荷载作用下岩体工程安全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峰;复杂岩体边坡损伤断裂破坏机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李鹏;水—岩作用的岩体剪切特性试验与M-H-C耦合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钟正强;隧道围岩非线性特征描述及其稳定性的数值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于莉;基于可靠度的裂隙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6 祝启虎;地应力瞬态卸荷对围岩损伤特征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0年
7 王晓明;乌东德坝区岩体裂隙及块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程强;红层软岩开挖边坡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德;岩体边坡动力破坏演化过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夏英杰;爆破振动对矿山岩体边坡损伤弱化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吴献峰;基于“岩体斜坡稳定性渐变理论”的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年
4 贺晓宁;斜坡深部卸荷岩体锚固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亚兵;基于块体理论的岩体隧道三维程序研制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6 王建国;石灰岩岩体质量分类与抗剪强度取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蒋磊;连续—非连续问题的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胡以德;重庆市巫山县望霞危岩变形破坏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勇河;黎雨潭水库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庄晓莹;基于无网格方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