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以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为例,对行蓄洪区规划及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
(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规划历程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治淮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结了各个时期规划的落实情况,分析了行蓄洪区在十年动乱期间规划停滞的原因,以及其他时期规划目标未能按期实现的根源。
(2) 对行蓄洪区规划思路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行蓄洪区进行调整,并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安全居住问题为原则对行蓄洪区进行规划的理念。
(3) 研究了行蓄洪区管理及保障机制,分析了行蓄洪区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提出了行蓄洪区管理走上正规化轨道的策略。
(4) 从保证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保障行蓄洪区居民的基本安全与尽量减少行蓄洪次数和损失的工程措施,同时探讨了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的政策措施。
(5) 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进行了评价。
|
|
|
|
1 |
张仁田,章劲秋,童利忠;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江苏水利;2004年09期 |
2 |
贾元华,董平如,袁振洲;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
3 |
奚宽武,吕津燕;关于高速公路后评价的几个问题[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
4 |
沈颖,过秀成,陈荣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分析[J];华东公路;1997年04期 |
5 |
阚丽娟,谢圣海;谈水利工程后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04期 |
6 |
郭光松,郑俊杰;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3期 |
7 |
禹莉;;试论财务管理在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J];交通财会;2006年10期 |
8 |
罗小勇;史晓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J];水电站设计;2011年01期 |
9 |
郭强;浅议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J];山西水利;1997年03期 |
10 |
赵计君;;桥梁加固后评价的方法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5期 |
11 |
吴恒安;后评价与水利项目后评价[J];北京水利;1998年01期 |
12 |
李锦华,何伯森,张忠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后评价[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3 |
陈明致;《察尔森水库后评价》前言[J];水利经济;2000年05期 |
14 |
张飞涟,廖群立,周继祖,王敏;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运行机制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1年04期 |
15 |
周伟,向前忠;陕西省干线公路网发展规划后评价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2期 |
16 |
李秀宏,余攀峰;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4年07期 |
17 |
曹瑚;加固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水利;2005年06期 |
18 |
刘志刚;;监理单位的工程合同后评价[J];建设监理;2010年01期 |
19 |
李宗福;略论港口建设项目的后评价[J];交通企业管理;1997年09期 |
20 |
龚主伟;浅谈水利项目后评价[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