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

周结斌  
【摘要】:本文以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为例,对行蓄洪区规划及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改进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 (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规划历程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治淮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结了各个时期规划的落实情况,分析了行蓄洪区在十年动乱期间规划停滞的原因,以及其他时期规划目标未能按期实现的根源。 (2) 对行蓄洪区规划思路与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对行蓄洪区进行调整,并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安全居住问题为原则对行蓄洪区进行规划的理念。 (3) 研究了行蓄洪区管理及保障机制,分析了行蓄洪区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提出了行蓄洪区管理走上正规化轨道的策略。 (4) 从保证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保障行蓄洪区居民的基本安全与尽量减少行蓄洪次数和损失的工程措施,同时探讨了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的政策措施。 (5) 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进行了评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仁田,章劲秋,童利忠;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江苏水利;2004年09期
2 贾元华,董平如,袁振洲;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3 奚宽武,吕津燕;关于高速公路后评价的几个问题[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4年01期
4 沈颖,过秀成,陈荣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分析[J];华东公路;1997年04期
5 阚丽娟,谢圣海;谈水利工程后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1998年04期
6 郭光松,郑俊杰;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2年03期
7 禹莉;;试论财务管理在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J];交通财会;2006年10期
8 罗小勇;史晓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J];水电站设计;2011年01期
9 郭强;浅议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J];山西水利;1997年03期
10 赵计君;;桥梁加固后评价的方法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5期
11 吴恒安;后评价与水利项目后评价[J];北京水利;1998年01期
12 李锦华,何伯森,张忠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后评价[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3 陈明致;《察尔森水库后评价》前言[J];水利经济;2000年05期
14 张飞涟,廖群立,周继祖,王敏;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运行机制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1年04期
15 周伟,向前忠;陕西省干线公路网发展规划后评价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2期
16 李秀宏,余攀峰;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4年07期
17 曹瑚;加固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水利;2005年06期
18 刘志刚;;监理单位的工程合同后评价[J];建设监理;2010年01期
19 李宗福;略论港口建设项目的后评价[J];交通企业管理;1997年09期
20 龚主伟;浅谈水利项目后评价[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东生;;新增设备的立项与后评价及其监督机制的建立[A];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周伟;向前忠;;陕西省干线公路网发展规划后评价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3 高巍松;;长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与后评价主要指标的对比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4 黄向前;;对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索[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鲜苹;原平新;樊东方;;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效果后评价内容和方法探讨[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6 叶东升;王辉;王世杰;李昕;;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浅探[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7 黄向前;;对电网基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探索[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红镝;毕玉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方法、内容初探[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9 张珂;孔祥福;;济青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及效果评价[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软课题组;;浅论移动通信项目后评价的思路、框架与方法[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红;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3 艾亮辉;土地整理投资项目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陈岩;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王瑷玲;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刘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杨春红;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9 彭军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综合定量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吴刚;逆向物流规划体系及其补偿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炜;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理论探讨[D];河海大学;2001年
2 蔡成果;项目社会经济效益与影响后评价[D];湖南大学;2001年
3 韩勇;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中的社会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钱敏;淮干中游河道防洪实践初探[D];河海大学;2003年
5 周结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郭刚艳;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项目后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文俊;青龙路加油站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D];重庆大学;2008年
8 刘翠梅;旅游投资项目后评价[D];青岛大学;2004年
9 刘庆超;湘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10 张楷颜;港口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 姚光业;重大投资项目应建立后评价制度[N];北京日报;2001年
2 白志升孔祥亭;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借力做实贷后评价[N];粮油市场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蔡瑰;“后评价”评出了什么?[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4 范建生;上海石化乙烯接受后评价调研[N];中国石化报;2004年
5 ;人水和谐日益成为水利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导[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梁严;温故而知新[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陈永福;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后评价浅探[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铮;药品上市后研究需多方通力协作[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张婷婷;问责 延伸到决策领导[N];成都日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企业报》节能减排战略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辛小光;节能工作后评价机制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