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DEM的黄土区小流域产流产沙研究

许钦  
【摘要】: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突出特点是能够反映流域各处地形、土壤、植被、土地利用 和降水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越来越受水文界关注的尺度问题、生态水文过程、人 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等热点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计算机技术、遥 感技术及其它交叉学科的发展,为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资料问题、算法问题等的解 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前景光明,是水文模型发展的方 向。针对目前的研究状况和需要,结合水利部科技创新基金对分布式水沙模型进行 了以下三方面研究:(一)总结和研究了基于DEM的流域信息提取方法,并归纳成 一些算法,其中包括DEM的预处理,流向的判定,排水网络的确定,河网的提取, 子流域的划分及其信息的提取等。 (二)结合传统的干旱地区产流模型、滞后演算 法和马斯京根法,在考虑流域水保措施的情况下,建立了适用于黄土干旱地区小流 域的分布式水沙模型。 (三)以黄河无定河水系岔巴沟流域为例,应用分布式水沙 模型对该流域1970年-1989年11场洪水进行了流量过程模拟和沙量过程模拟。 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一定程度证实了所研发的水沙模型结 构、参数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具有实用和推广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焱森,叶巧云;流域产流事件模型──论水文模型的简化[J];四川水力发电;1994年04期
2 李长兴;流域产流空间分布问题的综合评述[J];西北水力发电;1987年03期
3 冯利华,龚建林;基于物元分析的流域产流预报[J];水土保持通报;2004年04期
4 张文华;;流域产流的若干研究[J];海河水利;1989年04期
5 李长兴,沈晋;考虑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流域产流模型[J];水利学报;1989年10期
6 于维忠;论流域产流[J];水利学报;1985年02期
7 张文华;;以霍顿曲线为基础的流域产流计算模型[J];水文;1985年06期
8 胡春歧;刘惠霞;胡军波;;紫荆关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汇流影响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05期
9 马永胜,郭大本;三江平原水资源模拟模型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年02期
10 王栋,曹升乐;基于改进型前馈神经网络的流域产流预报模型的研究[J];水文;1999年06期
11 林三益;秦俊;;半干旱流域产流计算数学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8年02期
12 杨罗,徐振山;山东省“89·3”大暴雨雪分析[J];水文;1990年03期
13 胡春歧,翟广恒,雷德林;试论流域产流方式[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1998年04期
14 文康,李蝶娟,金管生,李琪;流域产流计算的数学模型[J];水利学报;1982年08期
15 ;《地表径流过程的数学模拟》已出版[J];水利水电技术;1992年05期
16 沈冰;;国外产流研究简介[J];水文;1987年03期
17 张凌杰;张先起;谢海燕;;基于混沌相空间技术的流域产流预测模型[J];人民黄河;2008年09期
18 陆建华,刘金清;流域产、汇流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北京水利;1995年04期
19 张妙仙,张丽萍;小流域产流汇流模型试验的应用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1999年01期
20 李俊仁;;黄羊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艳;王国庆;程昌杰;刘建国;金晖;;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2 胡春歧;刘惠霞;;阜平以上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对产汇流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杨瑞恒;;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田长涛;;西南岔河流域径流演变趋势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宋德铭;姚建武;;河流流量与流域年降水量回归模型及应用[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卷)[C];1995年
6 刘克强;孙海涛;;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数学模型系统[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7 席志敏;郭世娟;朱颖;;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与当地水资源丰枯互补的几点设想[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任秀文;姜国强;钟满妮;李开明;;SWAT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增江流域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徐学选;穆兴民;王炜;;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水文响应试验研究[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10 王文龙;李占斌;穆兴民;徐学选;;山西省黄土区水保措施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钰娴;渭河流域产水产沙区域分异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晋华;双超式产流模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小流域产流产沙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邹暑光;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小流域产流过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3 林明磊;不同植被类型对流溪河小流域产流—产沙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俞雷;三峡库区产流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娜;基于知识的桓仁水库实时洪水预报方法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俞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7年
7 冯艳;变化条件下小理河流域产汇流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海瑞;基于系统理论的半干旱半湿润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的研制及其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董晓红;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森林植被水文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李辉;皂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型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