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崩岸机理的大型室内试验研究
【摘要】:崩岸是长江中下游沿江相当普遍和突出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沿江堤防和大中城市的安全,然而崩岸机理研究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几乎都是基于某些特定崩岸实例得出的,以经验性总结为主,而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对江河崩岸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搞清楚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对于我国防洪减灾和大江大河治理工程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在搜集分析大量的国内外崩岸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崩岸分类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了不同分类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出了长江中下游崩岸特点和长江中下游崩岸影响因素的特点。接着通过长江下游崩岸现象的现场调查、分析,借助于大型室内概化模型试验,对常见的崩岸现象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模拟研究,得到了崩岸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及内在机理,并提出了崩岸预防及处理对策,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在水流冲刷作用和渗流剪切作用下岸坡中饱和易液化砂土在崩塌过程中不可能发生溯源液化现象。
2.内部孔隙水压力及土压力参数不适合作为崩岸的监测预测指标。而位移可以作为崩岸的监测预测指标,但需要注意位移计埋设位置,必须埋设在可能的滑动体上或滑动面附近。
3.崩岸影响因素在沿江纵向分布特点会影响到崩岸的平面形态,而横向分布特点会影响到崩落体受力条件,使得崩落体的破坏形式存在区别。
4.崩岸是岸坡失稳的具体表现,是岸坡稳定性动态变化的产物。崩岸过程是岸坡在多种影响因素组合作用下一个渐进的动态循环过程,而崩塌的具体形式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质因素是内因,是崩岸发生的根本因素,而河流及水动力因素、水文气象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及自然活动因素等外部作用因素,是崩岸的诱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