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海岸带附近地下水运移规律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理论研究为主线辅以实际探索,对河口海岸带地下水运移规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与分析。以河口海岸带地下水运动的“潮汐”特征为主线,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了河口海岸带的地下水动力特性、河口海岸带的溶质运移特性等,其中包括:
(1) 将指导实验模拟的相似理论引入推导垂向非均质因素(工程影响因素)影响下近岸地下水运动解析解中,应用方程分析法寻求垂向非均质含水层之间的相似比例系数。通过相似变换使得新解适于模拟天然情况下的垂直层状含水层或人工的垂向非均质含水层结构(防渗墙)影响情况下的水流规律。
(2) 从经典控制理论出发对一维垂向非均质含水层中潮汐响应问题进行推导分析,将半无限含水层设定为单输入控制下单输出线性开环系统,以传递函数作为含水层系统的基本数学描述,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基于相似理论推导的该问题进行验证。
(3) 建立极坐标形式地下水二维潮汐运动模型。基于含时间t的格林函数推导象限域的河口含水层潮汐运动解析解和基于不含时间项t的格林函数推导出了扇形含水层区域在潮汐作用下地下水波动的解析解,通过概念模型描述了含水层在海潮和河口潮汐共同作用下地下水运动规律。
(4) 基于河口区域二维潮汐运动问题的控制方程和特点,采用简洁的数学转换提出求解相应的轴向各向异性含水层地下水潮汐运动的理论与方法。推得的解析解是本文新推导的扇形含水层二维潮汐运动解析解与前人求解的解析解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
(5) 基于地下水饱和非饱和变密度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地下河口的咸淡混合带的潮汐效应进行研究,并根据数值试验中咸淡锋面的特征以及对岸滩倾角效应的分析划分了地下河口咸淡混合的类型。
(6) 对于河口海岸带的真实环境进行了初步模拟探讨,结合实测资料探讨了河口海岸带地下水运移的各种自然特征现象,为今后对河口前缘地带的地下水运移规律的系统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7) 将Tabu搜索法应用在水文地质参数的反演上,结合河口海岸带地下水运移模拟参数优化反演问题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此方法源于人工智能,显示出随机搜索的优势。
|
|
|
|
1 |
尹续铎;相似理论与物理教学[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2 |
徐迪;基于相似理论的系统仿真可信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
3 |
宋彧,张贵文,党星海;相似理论内容的扩充与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4 |
黄东,郑国栋,郑邦民;河工模型相似的精度及误差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5期 |
5 |
杨维好;黄家会;;外壁恒温条件下冻结管壁热流密度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
6 |
罗建平;张燕莉;张重超;;相似风机声功率级的直接估算[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6期 |
7 |
刘熙明;胡非;;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从均匀到非均匀[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2期 |
8 |
李云波;张永刚;唐海川;王华;焦林;;海气通量算法在海上蒸发波导诊断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8年01期 |
9 |
刘秀清;宇仁德;王晓原;范东凯;;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机理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23期 |
10 |
李云波;张永刚;唐海川;王华;焦林;;基于海气通量算法的海上蒸发波导诊断模型[J];应用气象学报;2009年05期 |
11 |
王桂芳;四边简支矩形中厚板的弯曲[J];应用力学学报;1991年04期 |
12 |
周叮;;任意跨弹性支承直梁横向自振的一个新解法[J];工程力学;1991年04期 |
13 |
王桂芳;唐明;;求解弹性力学问题的一个解析法的算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1年02期 |
14 |
张洪亮,王学孔,宋考平;n层有越流模型井底流速恒定时的解析解[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5 |
赵德文,孝云禛,李桂范;圆模拉拔挤压速度场的一种不同解法[J];力学与实践;1993年03期 |
16 |
吴非,周建平,雷勇军;运动激光辐照圆柱薄壳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7 |
盛宏玉,董朝文;具有自由边的层合开口柱壳弯曲问题的解析解[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8 |
李开乐;海潮与海啸[J];海洋预报;2005年03期 |
19 |
杨能彪;唐晋生;;带电荷的细圆环的电场解的可视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20 |
钟关村;;刚性方程组M~.(t)+C~.X(t)+KX(t)=F(t)解的探讨[J];大学数学;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