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可灌性及灌浆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本文以服务于我国水工结构及岩土工程建设为目标,就目前裂隙岩体可灌性及随机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型研究中的若干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及取得的相应研究成果如下:
(1)把浆液分为水泥类浆液和化学类浆液,归纳研究了水泥的流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某些化学浆液的力学行为和流变特性。发现水泥类浆液在某一时间以前其粘度和剪切强度几乎保持稳定,此后随着凝结时间的到来,其粘度和剪切将度快速增长,据此总结了水泥类浆液的流变模型。
(2)明确定义了可灌性,认为可灌性不单指浆液能否渗入被灌介质的特性,也包括浆液在介质内的渗透能力。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可灌性和灌浆准则的研究成果,在他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可灌性的定义推荐了灌浆准则。
(3)马国彦只给出了含水层为层状结构,且其中的裂隙为直立的特殊情况下的交叉孔压水试验的理论解。本文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一般裂隙岩体的交叉孔压水试验的理论解。
(4)把压密灌浆工程中浆液在土体或松散岩体内形成的浆泡的扩张看作是各向同性弹塑性介质中的球(柱)孔的扩张。根据他人已有的关于材料应变软化模型的球(柱)形孔扩张问题的解,建立了压密灌浆中的浆泡扩张模型。在该模型下分析了浆泡分别作球、柱形扩张时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求得了浆泡扩张导致周围介质产生的最大塑性区半径和最大浆泡扩张压力。
(5)参考二维平行板间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分析推导了宾汉姆浆液在等宽光滑倾斜裂隙中的流动方程。结合平面随机裂隙岩体网络模型和空间裂隙网络模型,建立了平面随机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型和空间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型。研发了相应的岩体灌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程序,研究了浆液在岩体裂隙内的流动规律。通过建立的模型,研究发现岩体裂隙随机分布、相互交叉的网络特征,影响着浆液渗透特性。若不考虑裂隙扩展延伸,浆液总是沿着相互连接并与灌浆孔相连的裂隙流动。可见不能用通常的灌浆半径来反映复杂裂隙岩体中浆液的渗透范围。
(6)在对典型宾汉姆浆液和粘时变浆液做算例后分析发现,裂隙岩体灌浆中,节点压力和流量与灌浆时间都呈幂函数关系,并分别建立了经验关系式。随着灌浆的发展,节点压力越来越大,最后趋于稳定。若浆液粘度较小时,流量随时间增大,最后逐渐趋于稳定;若浆液粘度较大,特别对于粘度随时间增大的粘时变浆液来说,此时流量随时间降低。
(7)建立了考虑裂隙变形效应的浆液在裂隙面内的非稳定渗透有限元模型,就该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对拱坝接缝灌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缝面压力分布特征。对某水库的廊道裂缝进行了灌浆数值模拟研究。
|
|
|
|
1 |
林喜荣;裂隙岩体水下爆破施工体会[J];水运工程;1997年05期 |
2 |
钟冬望,杨军,高文学,段卫东;裂隙岩体的损伤本构模型探讨[J];工程爆破;1999年01期 |
3 |
刘新荣,李通林,王艳辉,杜云贵;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研究[J];江西有色金属;2000年02期 |
4 |
盛金昌,速宝玉,赵坚,詹美礼;溪洛渡拱坝坝基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5 |
卢伟麟;;针对裂隙岩体渗流的热学效应分析和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08期 |
6 |
陈洪凯;裂隙岩体渗流研究现状(Ⅱ)[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7 |
张拔川,树玉秀;裂隙岩体爆破抵抗线参数分析[J];爆破;1997年01期 |
8 |
王媛,徐志英,速宝玉;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四自由度全耦合法[J];水利学报;1998年07期 |
9 |
吴刚,孙钧;卸荷应力状态下裂隙岩体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6期 |
10 |
王锦国,李伟,周志芳,黄勇;裂隙岩体渗透性参数的进化反演方法及其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2年02期 |
11 |
朱珍德,徐卫亚;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模型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2 |
陈仁英,赵建华,李宗才;灌浆技术在跋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03年06期 |
13 |
杨松林,张建民,黄启平;裂隙岩体蠕变柔量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
14 |
宋战平,李宁,陈飞熊;高拱坝坝肩裂隙岩体的三维非线性抗震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15 |
魏成俊,朱煜明;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麦子河水库主坝防渗施工中的应用[J];小水电;2005年03期 |
16 |
盛杰;;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渗透张量的确定[J];山西建筑;2007年01期 |
17 |
刘海超;;浅谈应用灌浆技术处治旧混凝土路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
18 |
姜立国;;小议真空灌浆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
19 |
王建平;孙世忠;;混凝土路面真空灌浆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3期 |
20 |
朱祥瑞;;真空灌浆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2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