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

王国庆  
【摘要】:气候变化是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以生态环境脆弱的黄河中游为对象,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对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采用滑动平均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和线性回归方法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检验了黄河中游各区间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 (2)系统对比分析了6个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AWBM模型、SIMHYD模型、TANK模型、SMAR模型、SARC模型和YRWBM模型)和2个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和VIC模型)在三川河和清涧河的应用效果。 (3)基于YRWBM模型参数的地域分布规律和模型参数的物理解释,构建了YRWBM模型参数与流域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模型参数的区域率定途径,进而实现了参数的网格化和整个中游地区径流量的分布式计算。 (4)提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割方法,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水资源的影响。指出人类活动是黄河中游近些年河川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约占河川径流减少总量的61%;但在不同流域,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影响的程度不同。 (5)建立了气温与蒸发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气温变化对蒸发能力的影响。采用假定的气候情景,利用改进的水文模型研究了黄河中游各区间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黄河中游三川河流域为例,进一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年内分配、土壤湿度、径流组成等其它水文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门至三门峡区间的径流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地面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明显高于地下径流和融雪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气候变化也可以显著改变径流和土壤湿度的年内月分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唐石;;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J];科技资讯;2013年25期
2 郭应杰;;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内蒙古水利;2013年03期
3 张利平;陈小凤;赵志鹏;胡志芳;;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4 胡小平;胡志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34期
5 张伟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4期
6 张伟莹;梁淑梅;;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30期
7 邓慧平,吴正方,唐来华;气候变化对水文和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地理学报;1996年S1期
8 戴楠;;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年05期
9 江涛,陈永勤,陈俊合,陈喜;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3期
10 郭生练,李兰,曾光明;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J];水文;1995年06期
11 付金利;;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J];科技风;2016年09期
12 金颖;韩正茂;王凤;;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4年05期
13 郜银梁;;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与阐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年01期
14 张玉国;李龙辉;;开展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8期
15 努尔夏西·曼斯尔;玛哈沙提·哈孜哈力;;气候变化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年08期
16 王顺久;;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5期
17 王国庆;张建云;刘九夫;李岩;贺瑞敏;;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水利;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靖;王航;郭富强;刘金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下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A];变化环境下的水科学与防灾减灾——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李青春;崔继良;;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小凤;张利平;;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A];环境变化与水安全——第五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闻;曹明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进展[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简季;潘佩芬;胡运海;;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6 冯明;吴义成;万素琴;;气候变化对湖北省内长江干流水文水资源影响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刘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进展[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朱颖洁;郭纯青;;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漓江径流的影响分析[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玲;张建龙;;重庆岩溶地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10 赵宗慈;罗勇;江滢;陶树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思考[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1 夏军;;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与展望[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2 郝振纯;李丽;王加虎;史学丽;王振华;;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研究进展[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3 王渺林;;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14 车振学;;干旱对黄河水资源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5 刘吉峰;刘萍;范昊;;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6 刘剑宇;张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A];水科学前沿与中国水问题对策——第十三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7 袁星;王琳瑛;张苗;马凤;;一个试验型的大尺度季节水文预测系统:以黄河流域为例[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水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C];2016年
18 高歌;;气候对水资源影响模式评估业务应用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9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水系统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第七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0 石卫;夏军;;气候变化影响下淮河流域水文响应和成因识别[A];面向未来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四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国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马冲;气候变化对浙江省典型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田烨;气候变化对极端径流影响评估中的不确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瀚;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对珠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NGARUKIYIMANA Jean Paul;卢旺达旱涝和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疟疾活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张振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吴金甲;中国居民气候变化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杨轩;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9 秦福莹;蒙古高原植被时空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10 SIDIBE Aboubacar Modibo;气候变化和污染影响下尼日尔盆地地下水水质成因、演化及开发利用[D];吉林大学;2019年
11 祁晓凡;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12 阮红燕;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3 姜大川;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14 刘胜利;气候变化对我国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与技术适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15 李望军;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寒温性针叶林潜在生境的影响预测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6 廖建凯;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7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8 王璟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9 韩缨;气候变化国际法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0 李洪利;区域气候变化对太湖主要生态指标影响的分析和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洪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开都河源区径流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5年
2 胡侨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
3 余涛;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典型流域年径流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罗馨;青藏高原碳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5 张萌;全球1.5℃和2℃温升目标下东亚-中亚地区的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19年
6 赵梦梦;基于省际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7 赵东雪;项目应对气候变化效应评估体系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年
8 胡杉宇;英国“脱欧”后的气候变化政策[D];北京大学;2021年
9 杜婷;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9年
10 欧阳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分摊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11 宋恬静;地方政府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12 吕凯琳;气候变化下的建筑气候分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13 谢天明;气候变化对塔河干流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14 承孝云;初中生气候变化知识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
15 胡佳;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16 涂天菊;重庆市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年
17 郭文静;内蒙古牧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适应性行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18 沈振乾;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淠河上游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识别[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19 尹礼唱;中国七大流域的耗水分配及影响要素:分离灌溉与雨养耗水[D];长安大学;2019年
20 鲍安;老爷岭红松径向生长与更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通讯员 邢开成 于长文;河北:探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记者 柳德新;专家探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N];湖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冯君 通讯员 赵瑞;水资源影响评估取得进展[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赵熙熙;美政府报告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N];中国科学报;2017年
5 陈宏伟;当人类活动成为气候变暖的元凶[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王晨绯;专家齐聚新疆为干旱区水问题建言献策[N];科学时报;2010年
7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王守荣;气候变化,因为人类活动能力太强[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记者姜永育 通讯员舒张惠;气候变化或将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实习生 季天宇 本报记者 张晔;绘一幅虚拟地图 打开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对话框[N];科技日报;2019年
10 记者 邵自平;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1 记者 邢开成;河北应对气候变化多课题总动员[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2 本刊记者 刘艳飞 采访整理;院士专家探讨水文科技与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13 本报记者 刘晓倩;“以自然为本”应对“热到蒸发”[N];中国科学报;2019年
14 本报记者 张蕾;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N];光明日报;2009年
15 穆紫;联合国报告:甲烷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的措施[N];中国能源报;2021年
16 本报记者 李慧;气候变化严峻性数千年未见[N];中国气象报;2021年
17 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美国政府应承担气候变化责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8 本报记者 李慧;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撑取得重大进展[N];中国气象报;2020年
19 ;中英气候变化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4年
20 本报记者 张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多方合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