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软土地层中盾构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

卢瑾  
【摘要】: 在软土地层中,对城市地铁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在盾构机的推进过程中一般会引起隧道上方地表沉降,并且在隧道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还会产生隧道沉降,直接影响周围的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如何减少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研究地表沉降的特征以及分析地表沉降的原因是盾构法施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延段盾构法施工为研究背景,用两种方法分析并预测了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第一种方法是根据非线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软土地层中盾构法开挖地铁隧道的三维模型,计算得到盾构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分析并预测地表沉降特点;第二种方法是根据Sagaseta提出来的镜像法原理以及姜忻良等推倒出的镜像法计算土体位移的公式,编制程序计算盾构推进后地表土体沉降的分布规律,预测软土地层中盾构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从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地表土体产生沉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盾构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地层损失,只有考虑施工过程以及不同地区的土质情况才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地表沉降。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地表沉降结果基本一致,沉降最大值都在90mm左右,对土体扰动引起地表沉降的横向沉降槽曲线与Peck、Attewell、Woodman分别计算得出的横向沉降槽正态分布曲线的形态基本一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璐;刘晓文;;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安永林;彭立敏;赵丹;;盾构掘进引起地表沉降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7年05期
3 姜晨光,姜平,蔡伟,崔专;城市地下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关系的监测与分析[J];地下水;2003年03期
4 刘力伟;邵文娟;;小议浅埋暗挖工法模型的设计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5 卢助民;;深基坑开挖地表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6 王超;李天文;刘咏梅;袁勘省;;关中地表沉降三维显示与分析[J];地下水;2011年03期
7 王铁生;张留柱;张冰;;遗传神经网络及其在地表安全测控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8 高加磊;;监控量测在鲁竹坝2#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6期
9 艾彬;黎夏;卓莉;钱峻屏;;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及其在地表沉降中的应用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7年04期
10 吕福祥;黄磊;;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在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2期
11 曹周峰;张恒;;汶川地震对成绵乐客运专线地表沉降的影响[J];铁道勘察;2010年04期
12 刘辉;何春桂;董增林;牛争分;张兆江;;高水材料充填技术在减小地表沉降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年06期
13 李颖;何向玲;周嘉宾;;基坑周边超载作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3期
14 马嘉荣;喻怀君;;淮北临涣矿区含水层降压沉陷问题的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1990年05期
15 罗敏,刘巨保;开采区块地表沉降位移的有限元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6 罗昆,黄健;矿区地表沉降观测站的电磁波测高方法[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7 冯伟;;确保洞山隧道安全穿越高压线塔的地表沉降控制措施[J];科技风;2008年02期
18 王金明;杨小礼;;浅埋暗挖地铁隧道不同工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9 姜伟;刘霞;谢艳宁;;山西省采空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及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35期
20 袁云辉;杨平;张倩;光辉;;GM(1,1)模型在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瑾;;软土地层中盾构法开挖三维有限元模拟[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卿伟宸;廖红建;李昌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孙海霞;赵文;王钊宇;于建军;;地铁盾构法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沈水龙;蔡丰锡;庞晓明;白廷辉;;软土地层中双圆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规律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尹胜利;;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问题与防治[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学武;;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控制地表沉降技术措施[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东海;;复杂环境下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秦爱芳;陈有亮;;逆作法地铁车站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工程对策[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谢康和;应宏伟;杨伟;胡安蜂;徐洋;;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晓丽;张顶立;王梦恕;;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远荣;盾构过富水砂层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张海波;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3 胡祥涛;土—盾构相互作用研究及推进载荷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孟庆琳;盾构螺旋输送机承压输送机理研究及控制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滕丽;基于土体力学特性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监控系统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6 赵宝虎;冲击问题实验应力分析与盾构始发反力架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7 马灵;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胡俊;高水压砂性土层地铁大直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方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张新金;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瑾;软土地层中盾构法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曾龙广;深圳地铁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分析与数值模拟[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3 丛恩伟;北京地铁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分析与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赵运臣;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及数据库开发[D];同济大学;2007年
5 马达君;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理论与数值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徐龙辉;盾构法施工地层变位机理及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赵权威;盾构下穿京广线郑州站的地表沉降预计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初达夫;北京地铁十号线三元桥~亮马河站区间盾构旁穿建筑物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刘红兵;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三维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刘辉;长距离富水砂层土压盾构引起的地表沉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温竹茵 周质炎;盾构法施工隧道的纵向受力分析[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乾铄;我国首条盾构法施工的水下铁路隧道贯通[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孙洪涛;浅议盾构法施工地层移动分析的模糊数学模型[N];广东建设报;2000年
4 张艳;亚洲“第一弯”拆除最后一块板[N];文汇报;2008年
5 记者 陆涛 通讯员 张伟;安全工作要靠日常[N];长江日报;2009年
6 高宇;加速盾构管片发展 满足城镇建设需求[N];中国建材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扬  通讯员 彭力;地铁五号线成功穿越地坛[N];北京日报;2004年
8 陈树青 李仕兵 卜钦祥;打造地铁行业优势[N];人民铁道;2007年
9 张国荣 顾向亮;北京市政在地铁建设中再立新功[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汪旬;盾构机需求将大幅度提高[N];中国水利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