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

周申蓓  
【摘要】: 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是协调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矛盾冲突,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内涵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协商三个层面涵义,即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协商、体制和组织层面的协商、以及行为和策略层面的协商,提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基于提出的管理协商概念,系统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内容及特征,进而构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 (2)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及协商行为假设。协商结构是对协商主体之间关系的描述,协商行为是对主体参加到某个跨界水资源管理事件中具有价值导向、行为能力和协商角色的描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采用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形成和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 (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提出的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文研究分别采用德尔菲法和多案例分析法对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论文研究提出的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与协商行为是一致的,二者相互映证。论文从结构和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并对协商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申蓓;汪群;王文辉;;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内涵及主体分析框架[J];水利经济;2007年04期
2 和平;;科学发展语境下的“共享”意识[J];资源导刊;2009年04期
3 J.F.栋泽尔;李慧;孙远;;欧盟水框架指令下法国水资源管理的创新[J];水利水电快报;2009年09期
4 丁惠英;;美国水资源学会将召开第31届年会[J];水利技术监督;1995年01期
5 朱堂烈,曹淑松,邢念钦,王衍亮;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6 李桂英;论可持续性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管理[J];内蒙古地质;2001年02期
7 赵建华;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水利;2004年05期
8 Slobodan P.Simonovic,Dejiang Long,李银全,刘学工;水资源管理——概念与方法的转变[J];人民黄河;2005年11期
9 李晓炜;;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J];水利水电快报;2006年12期
10 刘红梅;王克强;郑策;;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年08期
11 梅如刚;;浅析水资源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12 曹鹏程;;日本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08期
13 杨昆洋;;水厂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14 孙大磊;;浅析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瓶颈[J];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15 黄少虎;;全国第二届城市水资源管理学术讨论会在淄博市召开[J];勘察科学技术;1992年06期
16 F.赫德韦特,M.奥尼尔,李红清;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及其基本体系[J];水利水电快报;1998年18期
17 ;英国水资源管理着眼于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年03期
18 苏·威廉斯;;南亚水资源短缺,出路何在[J];科技潮;2000年07期
19 何士华,纳学梅,沈东;未来美国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J];云南水力发电;2002年02期
20 王疆霞,李云峰,徐中华;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西北地质;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军;李怀耿;;地理信息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淄博市水资源管理[A];第三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9年
3 王有;张静;杨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开拓水资源管理创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4 刘文燕;;论生态水资源的管理模式[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周清国;韩庆年;;基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思考[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章生道;;1980年以来美国水资源管理与节水措施[A];21世纪中国水文科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方法——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7 傅春;胡振鹏;;水资源管理中取水冲突的对策模型分析[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8 熊林;;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张积锦;;节约用水和保证供水安全[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强;杨永德;李英;;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申蓓;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郭亮;跨界河流水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林灿铃;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周玉玺;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8 石茂明;跨国界苗族(Hmong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李芳;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桂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春;GIS在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布海力且木·阿不都卡德尔;WRMM模型在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应用[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赵薇莎;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钱伯宁;济南市城市用水定额编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刘效民;潍坊电厂水资源管理和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楚学勇;丹东市水资源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8 郭维;基于MapObjects技术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9 邢艾莉;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崔培学;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达明;中山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N];中山日报;2009年
2 刘瑜;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治本之举[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严恒元;荷兰:注重水资源管理政策科学化[N];经济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松战;强化水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N];洛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作明;“十二五”水资源管理更严格[N];鞍山日报 ;2011年
6 记者 欧阳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经验和成功示范[N];中国水利报;2011年
7 钮清海;水资源管理应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N];中国水利报;2011年
8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王琳;水资源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N];湖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吕爽 通讯员 刘连峰 张国君;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N];德州日报;2011年
10 王希 姚润丰;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