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初始密闭包装及联合1-MCP处理控制梨和葡萄产后品质劣变的研究

陈守江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持果蔬的采后品质,目前人们广泛采用低温配合使用化学药剂的方法来防治果蔬的采后病害,延缓其衰老进程。然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病效果,而且化学药剂在果蔬上的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在不断地寻找果蔬病害化学防治的替代技术,因此,物理“绿色保鲜”技术、无毒安全的乙烯抑制剂或乙烯吸收剂的开发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和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 L.×V. Labrusca L. cv. Kyoho)为试验原料,系统地研究了贮藏前期的密闭包装所形成的超低氧和高C02微环境、1-MCP真空渗透处理及其两者的结合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扩展气调保鲜理论与应用、增强1-MCP抑制乙烯作用,从而对果实起到更好的保鲜作用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酥梨果实经真空袋单果包装后于0-2℃条件下贮藏,分别于包装后的1、2、3和4周后对包装袋进行刺孔,使袋内气体成分几乎与常规空气相同,并继续冷藏至120天。结果表明,真空袋单果包装前处理能够减缓梨果硬度的下降,抑制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使酥梨含有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能很好地保持果皮绿色,提高了酥梨的贮藏品质,其中最佳的真空袋密封包装前处理时间为2周。密闭包装形成的低02高C02环境诱导了果实内乙醇含量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上升,且包装时间越长,乙醇浓度越高,ADH活性也越大,但2周以下短时间真空袋密封包装处理的果实的乙醇含量和ADH活性的上升并不显著。当果实在从包装中移出后,乙醇含量和ADH活性急剧下降。真空袋密封包装处理抑制了梨果实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快速上升,保持了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相对稳定。经对果实良好品质保持期的测定,真空袋密封包装前处理2周能够保持酥梨高品质长达75天左右,比对照延长了约25天。 研究了初始密闭包装处理对保持葡萄贮藏品质的效果。葡萄经高阻隔塑料薄膜袋包装并于0℃条件下贮藏,袋内逐渐形成低氧和高二氧化碳气体环境。经1,2,3,4和5周时间的密闭包装后,水果从袋子中移至空气中继续冷藏至90天。在上述试验基础上,葡萄再用有孔袋包装,及在高阻隔塑料薄膜袋中密闭包装2周后,再将包装袋作打孔处理,以避免长时间密闭包装处理造成包装内缺氧和过多的C02积累。处理后,水果在0℃下继续贮藏至90天,再移至20℃室温条件下保持7天以观察其货架期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高阻隔塑料薄膜袋中密闭包装2周后再将包装袋作打孔处理的方法能够促进葡萄的外观品质,保持长期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显著地减少了果梗的褐变、果粒的脱落以及腐烂率的发生,较好地保持了果穗的品质。经2周初始密闭包装处理能够保持葡萄高品质长达65天左右,比对照延长了约20天。 通过包装期间气体成分数据的测定,研究了气体成分的变化对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以及通过测定包装期间呼吸商和乙醇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初始密闭包装的最佳预处理条件,因而可以更好地为初始密闭包装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酥梨和巨峰葡萄初始密闭包装处理的最佳时间分别为:8-10天和14天。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是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可能依赖于其扩散至果肉组织中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1-MCP的保鲜作用,进一步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根据1-MCP作用原理,设计了真空渗透的方法来增加1-MCP气体与果实原料的接触机会,并加速其向果实组织内部扩散的能力。结果表明:1-MCP真空渗透处理24小时后进入果肉组织的量比常压下进入果肉组织的量高约3倍,表明1-MCP真空渗透处理更有利于1-MCP向果肉组织内部渗透,加强其到达(或接近)乙烯受体位点,更好地发挥其抑制乙烯生成的作用。1-MCP真空渗透处理能够显著地抑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代谢产物的MDA的积累,抑制了PPO的活性,减轻了果肉的褐变程度。1-MCP真空渗透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果实的成熟期间的变化,降低了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TA)的下降,延缓果皮颜色的变化,保持了良好的风味品质。试验也研究了初始密闭包装联合1-MCP真空渗透处理在梨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两者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的优点,因而起到比各自单独处理更好的保鲜效果。两种处理的结合可保持梨果实高品质达80天,比对照果实延长了30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晓蓉;;气调包装对黄藤笋贮藏品质的影响[J];包装工程;2011年15期
2 高晓平;黄现青;孙灵霞;赵改名;刘晓静;李苗云;柳艳霞;张秋会;;凝固型酸奶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5期
3 刘进;王庆国;;1-甲苯环丙烯和CIO_2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年06期
4 袁莉;毕阳;葛永红;王毅;李颖超;尹燕;赵阿梅;;采后热处理对厚皮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年20期
5 徐君;;食品贮藏品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食品工程;2010年04期
6 曾凯芳,姜微波,李新明;外源水杨酸对“紫花”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5期
7 王彩霞,熊善柏,赵思明,李晶;;鲜鱼肉贮藏品质与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08年11期
8 赵春燕;王刚;王淑琴;颜廷才;;采收成熟度对金铃大枣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9年01期
9 邓丽莉;黄艳;周玉翔;曾凯芳;;采前壳寡糖处理对柑橘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年24期
10 许牡丹;曾令军;刘红梅;;木枣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1 陆振中;徐莉;王庆国;;热空气处理对中华寿桃贮藏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2 王金丽;林强;李建杰;冯春艳;杨春燕;荣瑞芬;;壳聚糖及UV-C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年22期
13 于军香;;壳聚糖涂膜对沂州木瓜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04期
14 王云峰;兰凤英;何扩;赵瑞平;史忠林;;保鲜剂对宣化牛奶葡萄采后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6期
15 梁丽雅,郝利平,闫师杰,陈彦彦;红地球、巨峰葡萄采后果实品质变化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年11期
16 牛瑞雪;惠伟;李彩香;屠阴华;金宏;;二氧化氯对“秦美”猕猴桃保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1期
17 邵远志;陈业渊;高爱平;贾文君;李雯;;1-MCP对芒果果实贮藏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9年07期
18 党建磊;祝美云;岳宗阳;;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对鲜切芹菜贮藏品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19 胡晓艳;乔勇进;陈召亮;;壳聚糖涂膜对沪产冬枣贮藏期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1年01期
20 刘峰娟;沈艾彬;秦宗权;冯作山;刘跃;陈计峦;;热水处理对新疆库买提杏贮藏品质影响[J];食品工业;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冬梅;李建光;吴振先;潘学文;李荣;郭栋梁;;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全程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涛;;馆藏文物在利用中的保护——文物包装[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3 喻玲芳;;防止钢针纸塑封包破损的包装方法简介[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何敏;;手术室重型器械包包装方法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马书尚;唐燕;武春林;刘亚龙;杜光源;;1-MCP和温度对桃和油桃呼吸乙烯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马书尚;韩冬芳;刘旭峰;武春林;;1-MCP对“秦美”猕猴桃乙烯代谢和贮藏品质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唐昆;肖衡;;军用电子装备备件长期保存包装方法[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肖衡;唐昆;;电子装备备件长期保存包装方法[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晓雯;;医用灭菌剪刀包装方法的探讨[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凤英;李春华;;采收成熟度对甜樱桃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守江;初始密闭包装及联合1-MCP处理控制梨和葡萄产后品质劣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丹阳;高压静电场对番茄采后成熟、衰老过程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铁华;硅窗气调包装延长茶树菇贮藏期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4 冯武;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及其防治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谭兴和;冷热处理降低柰李冷害的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张红印;罗伦隐球酵母对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防治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曾凯芳;套袋、SA和INA对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采后抗病性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寇莉萍;热处理对轻度加工葡萄保鲜效应及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郭艳萍;乙烯对MA贮藏桃果实品质及相关生理机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曹建康;SA、ASM、INA和柠檬酸对鸭梨果实采后抗病性和品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榕;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薛倩琳;包装在品牌推广中的角色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3 李香玉;几种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路;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韩红艳;乙醇对桃果实采后生理、贮藏品质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莉;厚朴提取物对桃果实采后贮藏性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07年
7 马慧;套袋对嘎拉苹果贮藏期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胡佳羽;次氯酸钙对脐橙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张振文;1-MCP对采后芒果贮藏品质及贮藏生理影响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10 詹喜;枯草芽孢杆菌对柑橘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种鲜豆浆的 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包装方法和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包装[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包装方法和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包装[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细粉真空包装方法及实施这种方法的袋子[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一种卷材包装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棉胎物品的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3年
7 ;糊状物体的充填及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8 ;包装容器及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一种平板玻璃包装方法及其专用托架[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张卫 苏南;活鱼运输的各种包装方法[N];湖北科技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