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

赵玲君  
【摘要】:作为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传感技术,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尺寸小、重量轻、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土木工程、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因此对其目前在理论和应用中所存在的各关键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带来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其中解决温度和应变的交叉敏感问题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得到实用化并且走向大规模生产的重要前提。所以本文以该问题为核心从光纤光栅理论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首先,论文介绍了光纤光栅的基本理论和传感机理。从耦合模理论出发,分析了均匀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反射谱特性,并通过仿真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参量的变化对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参数下反射谱的带宽和最大折射率变化的表格。根据传输理论,对光纤光栅的应变特性和温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证了相应的传感模型,并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得出了非均匀应变条件下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变化,给出了二维和三维的对比图。 其次,在对光纤光栅交叉敏感产生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应变、温度交叉敏感解决方案,并结合等强度悬臂梁和预应变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且低复杂度的测量方法。根据此方法建立了测量系统,对光纤光栅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绘出了布拉格共振波长与温度及应变的关系曲面,另外还分析了温度和波长的非线性关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布拉格共振波长与温度的线性及非线性的适用范围。在温度的线性测量范围内,裸光栅部分和预应变部分的温度和应力响应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应的应力灵敏度系数和温度灵敏度系数分别为:0nm/N,0.4082nm/N,0.0128nm/℃,0.1346nm/℃。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要一个光源,一个解调系统,简单易行,为温度和应力的实际测量提供了便利。 最后,在解决交叉敏感的过程中为了准确测定解调系统输出信号的峰值波长,在低成本和高精度的要求下,提出了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处理算法,用来滤除噪声和精确定位峰值波长,从而高精度地解决交叉敏感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和仿真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自适应阈值小波消噪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降低了噪声带来的读取误差,在相同采样精度下B样条拟合处理前波长检测的误差为0.01nm,处理后误差为0.0017nm,误差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处理后提高了测量Bragg波长漂移量的分辨率,降低了波长检测的误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目光,李唐军,卓锋,赵玉成,简水生;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问题分析[J];光通信研究;2001年06期
2 张小伟;宁提纲;;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7年04期
3 赵玲君;余震虹;鱼瑛;马仁坤;;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4 陈丽娟;贺明玲;王坤;;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解决方案[J];数字通信;2012年06期
5 叶险峰,刘涛;改进型双光栅矩阵运算光纤光栅传感器[J];光电工程;2003年03期
6 戎小戈,章献民;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及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张博;严高师;邓义君;;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研究[J];应用光学;2007年05期
8 李晓林;张亚勇;;光纤光栅温度应力同时区分测量技术的新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3期
9 林钧岫,王文华,王小旭;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研究及其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0 耿伟霞;王天滑;王亚民;;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桥梁应变测量中叉敏感问题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6年03期
11 张洪宪;;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2 叶险峰,刘涛;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2期
13 王目光,李唐军,卓锋,赵玉成,简水生;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1年09期
14 付振强;杨广学;;基于凌阳单片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J];电子科技;2006年12期
15 王永治;光纤光栅传感器与传感网络[J];传感器世界;2002年05期
16 汪冰冰;李琪;王宁;;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问题[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17 陈雪峰;余有龙;鲁婷婷;张金涛;刘盛春;;应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弹性材料内部应变[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18 江天府,陈卫红;光纤光栅传感器复用技术述评[J];传感器技术;1997年04期
19 林炳花;尚秋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压力增敏技术进展[J];光通信技术;2010年02期
20 张笑;柳阳;申人升;张玉书;杜国同;;倾斜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军;;光纤光栅石油测井系统应用[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蔡海文;瞿荣辉;崔洪亮;方祖捷;;用于静态应变和声波机械振动同时监测的光纤光栅传感器[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3 郑慧;陈定方;李勇智;;一种新颖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4 李轲;梁德志;宋岩升;;浅谈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5 陈晨;孙丽;周海旺;李轲;;光纤光栅传感器疲劳可靠性问题的分析与探讨[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3年
6 于秀娟;余有龙;;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和应变交叉敏感问题解决方案[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毕卫红;付广伟;吴国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汽车轮胎状态监测中应用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张焘;张卫平;卞云龙;苏丹;迟雪;;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固体发动机药柱结构温度载荷响应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四册)[C];2020年
9 丁克勤;乔松;;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大型装备结构应力监测新技术[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邓年春;欧进萍;周智;龙跃;朱万旭;黄日金;;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拉索健康监测[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1 芮晓明;黄浩然;张少泉;滕伟;;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输电线路舞动监测系统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12 柳明亮;刘军生;韩立;刘文琪;;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补偿及拓扑方式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应用研究[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六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3 王静;施斌;严珺凡;朱鸿鹄;魏广庆;孙义杰;张昊晨;;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灾变滑坡模型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4 于秀娟;余有龙;张敏;廖延彪;赖淑蓉;;不锈钢片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钢结构应变测量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5 李博;郝凤欢;刘鹏飞;;自适应高精度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设计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6 包华龙;董新永;赵春柳;金尚钟;张在宣;;二维倾斜角和温度同时测量的光纤光栅传感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7 潘金炎;王立;刘亚辉;张国永;;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变的试验验证[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18 韦朋余;岳亚霖;曾庆波;张涛;张亦龙;朱全华;;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船舶结构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A];2015年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9 汤立群;刘逸平;刘泽佳;何庭蕙;黄小清;;集中式远程实时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0 梁曦;金凌志;邓云飞;;某在建教学楼光纤光栅监测数据分析[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雪刚;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动载荷识别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耿湘宜;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复合材料构建与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杨先辉;锥形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及解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曹晔;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技术及封装工艺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5 董兴法;阵列化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6 王月明;光纤光栅传感产业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红民;光线光栅传感器拓展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8 刘胜春;光纤光栅智能材料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郭明金;恶劣飞行环境中光纤光栅传感方法和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冬生;基于光纤光栅系统的流量测量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11 吴朝霞;基于光纤光栅的桥梁多参数传感技术及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2 符晶华;光纤光栅智能材料、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3 张桂花;表面黏贴式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其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14 杨亦飞;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15 梁磊;光纤光栅智能材料与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6 张金涛;光纤光栅传感器复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7 李东升;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实现的光纤光栅自相关数字解调方法及传感网络[D];山东大学;2008年
18 吕辰刚;光纤光栅在工程结构检测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9 刘波;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开大学;2004年
20 倪凯;光纤光栅制备及传感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玲君;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耿伟霞;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3 马尚荣;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孟汇;光纤光栅传感器酸碱耐久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科;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炎;几种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任宇;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5年
8 吴志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高速度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张建祥;基于FPGA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10 范伟凯;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检测与解调系统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1 骆妍;热力耦合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2 吕葆楠;光纤光栅传感器在道路土基监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3 丛军;基于水凝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D];浙江大学;2003年
14 施瞻;基于STM32的FBG解调[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15 武俊超;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16 郭晓丽;一种埋入式裂隙水压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17 于启成;内埋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夹芯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18 付雪松;基于无线传输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19 高琳琳;树脂基复合材料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8年
20 张双全;高温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结构设计与试验验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贺广华 姚雪青;江阴 实业焕新百业更兴[N];人民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马爱平;全球首套智能铁路监测网络亮相[N];科技日报;2010年
3 李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标校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船舶报;2012年
4 张晴丹;光纤光栅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杆塔应变测试[N];中国科学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