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高压对鲢鱼中关键酶与结构蛋白质构影响的研究

邱春江  
【摘要】:我国是淡水鱼养殖大国,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因其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养殖产量位居第二。土腥味严重一直是制约其深加工的技术“瓶颈”,脂肪氧合酶在鱼肉脂肪氧化和风味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鲢鱼中所含的脂肪氧合酶主要存在形式是12-isozyme,并且与鱼腥味紧密相关。鲢鱼质优价廉,凝胶形成能力较强,较适合加工成鱼糜,是目前加工前景最被看好的淡水经济鱼种。加工成鱼糜是提高其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鱼糜原料短缺的重要措施,但是,鲢鱼鱼糜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凝胶劣化,从而导致鱼糜制品的品质下降。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yofibril-bound Serine Proteinases, MBSP)对肌原纤维蛋白,尤其是对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解,是引起鱼糜制品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鲢鱼可为我国提供丰富的优质肌肉蛋白质来源,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蛋白中最重要的结构蛋白,肌肉蛋白的很多功能特性直接由它决定。近年来超高压技术在食品的杀菌、灭酶及改善食品品质等应用方面是最有潜力和发展前途的重点开发技术之一,超高压处理改变蛋白质构象并引起蛋白质变性、聚集或胶凝,进而影响其质构品质。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超高压技术对鲢鱼鱼腥味产生的关键酶—脂肪氧合酶的钝化作用抑制加工过程中腥味产生,同时不仅通过直接影响肌原纤维蛋白的超微结构来影响质构,还可以通过对热稳定组织蛋白酶--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以防止凝胶劣化,探讨超高压钝酶与改善品质等方面的机制和在淡水鱼加工中应用的可能性。 首先研究了超高压协同温度处理鱼腥味产生关键酶--脂肪氧合酶(LOX)的失活变化趋势,总体上,压力对鲢鱼脂肪氧合酶有显著影响,同时钝化酶的效果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明显,在实验设定的所有温度范围内,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残存酶活均不断下降,而且处理压力越高,随着时间延长,LOX酶活残存率就越低。研究表明鲢鱼脂肪氧合酶的超高压失活是不可逆的并且符合一阶反应动力学规律。采用响应面分析建立了鲢鱼脂肪氧合酶粗提液的超高压LOX失活速率常数(k)失活动力学模型。经由响应面回归分析,采用CCRD设计方法,对压力和温度分别以X1及X2表示,得到超高压LOX失活速率常数(k)标准回归方程为:k0.2780.3991E004X0.01X6.167E006X X3.608E007X22121219.525E005X2 采用超高压技术研究了不同压力不同保压时间下对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BSP)活力影响趋势,发现压力对MBSP酶活力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延长,酶活的降低就越明显。结果表明MBSP的超高压失活同样符合一阶反应动力学规律。相对于粗酶液,肌原纤维蛋白对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的酶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表明,肌球蛋白重链(MHC)降解程度与高压处理导致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的酶活降低高度吻合。动态流变特性研究表明,高压处理对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影响显著,首次明确了300MPa(≥10分钟)的工艺条件就可以对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显著失活从而有效防止凝胶劣化。 以鲢鱼肌原纤维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表面疏水性、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二价导图谱、内源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超高压加工对其构象影响。DSC分析表明,当处理压力超过200MPa后,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稳定性随压力不断增加而不断变差。内源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其二价导图谱分析表明,当处理压力超过300兆帕时,更多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极性增强,这种变化对表面疏水性影响明显。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升高,鲢鱼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α-螺旋含量逐渐降低,发现400MPa处理10分钟,α-螺旋破坏比较严重,同时这种变化进一步验证了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和α-螺旋结构呈现负相关。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鲢鱼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均有改变。超高压影响蛋白构象变化并引起蛋白变性与胶凝等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其质构品质,从而为开发鲢鱼新型调理食品奠定基础。 通过对超高压与热处理对白鲢鱼糜凝胶性能的比较研究证实超高压加工的白鲢鱼糜制品鱼腥味较淡,在凝胶强度、弹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热加工,电镜扫描发现300MPa处理20min的鱼糜凝胶细腻,网状结构更趋紧密,所有这些与理论研究基本吻合。但在硬度方面超高压处理较热处理其硬度变小,显示了与理论研究相矛盾的地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段旭昌,李绍峰,张建新,李立方,蒋爱民,上官建武,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牛肉加工特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0期
2 励建荣;俞坚;;超高压对酶活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6年09期
3 张峻松;张文叶;谭宏祥;王花俊;杨公明;;超高压处理对桃汁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J];精细化工;2007年03期
4 张涛;王庆新;江波;沐万孟;;超高压处理对轻度加工茭白保鲜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年02期
5 胡友栋;励建荣;蒋跃明;;超高压处理影响果蔬品质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年09期
6 闫雪峰;赵有斌;韩清华;;超高压处理对果蔬汁杀菌效果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11期
7 揭广川;赵伟;杨瑞金;陶晶;张文斌;华霄;;超高压加工生鲜牡蛎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1期
8 周民生;朱瑞;毛明;于勇;朱松明;;果蔬产品超高压加工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2年08期
9 王梅英;陈慧斌;吴云辉;陈绍军;;壳青霉超高压处理后致死效果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年03期
10 朱转;侯磊;陈燕卉;沈群;;浸泡和超高压处理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10期
11 周秀琴;日本超高压处理的浊生酒登场[J];酿酒科技;1995年01期
12 马力;食品常温超高压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13 李宗军,徐建兴;超高压处理对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14 肖丽霞,陈计峦,赵晓丹,马永昆,胡小松;绿竹笋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加工品品质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05年03期
15 曾庆梅;谢慧明;潘见;杨毅;徐慧群;黄训端;赵阳楠;;超高压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J];高压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16 高瑀珑;鞠兴荣;吴定;;微热协同超高压处理杀灭芽孢杆菌芽孢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3期
17 曹晖;张慜;;高含水率脱水猕猴桃超高压预处理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3期
18 张秋勤;徐幸莲;胡萍;韩衍青;;超高压处理对肉及肉制品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12期
19 张海峰;白杰;张英;金文刚;;超高压对肉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09年08期
20 阚建全;游玉明;林丹;汪洋;王雨;;超高压处理对柚子酒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文钟;于勇;李建平;朱松明;;农产品超高压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发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闫雪峰;赵有斌;;超高压处理对树莓汁杀菌效果的影响[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丹丹;马永昆;蒋家奎;江霆;;超高压处理对大蒜挥发性风味物作用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吴晗;张云川;韩清华;赵有斌;;果汁超高压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威;张微;李汴生;阮征;;超高压和热灭菌对红肉火龙果汁品质的影响[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张宏康;李里特;辰巳英三;甘雅玲;;超高压生成豆腐凝胶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庆梅;砀山酥梨汁超高压处理和降压措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黄训端;芽孢类细菌超高压处理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汴生;超高压处理蛋白质和多糖胶体特性的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4 郭泽镔;超高压处理对莲子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5 方亮;超高压处理对猕猴桃果汁杀菌钝酶效果和品质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年
6 何轩辉;超高压对花生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7 王海翔;超高压处理对鲜榨橙汁香气的影响及异味控制措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韩衍青;应用超高压技术延长低温火腿的货架期[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邱春江;超高压对鲢鱼中关键酶与结构蛋白质构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10 张宏康;超高压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晨茜;超高压处理对鲜榨橙汁品质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邓记松;超高压处理海珍品保鲜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薛路舟;超高压处理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闫雪峰;超高压处理对树莓汁杀菌效果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甘晓玲;超高压处理对南美白对虾虾仁的品质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6 朱瑞;脉冲式超高压处理对食品的杀菌和贮藏期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7 雒莎莎;超高压处理对鳙鱼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8 夏敏敏;超高压处理对海参泡发及其品质的影响[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9 王寅;超高压处理对蓝莓汁的品质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边磊;超高压处理对黑莓香气、质地特性及过氧化酶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