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药物共晶是不同于溶剂化物、水合物等固体形态的一种新型的药物固体形态。它能改善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包括生物利用度、溶解性和稳定性等,但是又不改变药物活性成分本身的结构条件,是当前晶体工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来那度胺和烟酰胺作为研究对象,对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的制备方法、表征、溶解度和制备过程的固相转变速率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的定性分析平台。首先,通过无液研磨法、加液研磨法和浆式结晶法制备了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热失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和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法对制备的共晶进行分析,并考察了研磨时间和溶剂的种类对制备共晶过程的影响。其次,通过静态紫外法测定了来那度胺、烟酰胺及其共晶在水、甲醇和乙醇中的溶解度。然后用Apelblat方程和?h方程将测得的溶解度数据进行拟合,拟合数据和实验数据相差较小,说明两个方程都能较好关联来那度胺、烟酰胺及其共晶的溶解度。再次,使用密度泛函方法中的B3LYP/6-31G(d)基组来模拟计算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的结合能,并模拟溶剂对共晶溶解度的影响,为筛选共晶形成物和选择合适的溶剂提供参考。最后,通过DSC定量法测定了无液研磨与加液研磨制备来那度胺-烟酰胺共晶过程中固相转变的速率,考察了温度和溶剂对固相转变速率的影响。
|
|
|
|
1 |
;烟酰胺市场暂时保持平稳[J];化工中间体;2006年02期 |
2 |
黄德才;;烟酰胺的市场、用途与生产[J];贵州化工;1992年01期 |
3 |
罗美兰;何敏强;;烟酰胺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10年29期 |
4 |
徐慧;许雷标;;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烟酰胺[J];食品科学;2011年10期 |
5 |
高占友;马秀玲;许海霞;;烟酰胺水分测定方法的筛选[J];食品与机械;2011年03期 |
6 |
屠世忠;孔庆洪;;羟甲基烟酰胺的制备[J];医药工业;1980年12期 |
7 |
李力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的N′-烷基烟酰胺[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6年05期 |
8 |
曹赵云;牟仁祥;陈铭学;;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稻中尼克烟酰胺含量[J];分析化学;2009年07期 |
9 |
姜宜飞;李友顺;单炜力;;烟酰胺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年09期 |
10 |
余穗颖;生产烟酰胺新工艺技术[J];化工设计;2000年05期 |
11 |
陈特强,杨满芽,陶军;叶绿素a钴(Ⅱ)-烟酰胺的合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2 |
郭晶晶;党乐平;卫宏远;;茶碱、烟酰胺与异丙醇三元系统在298.15和308.15K的相图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4年05期 |
13 |
曾丽璇;曾宝强;陈利华;;烟酰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1期 |
14 |
项少云;周日辉;;基于TG/DTA技术研究烟酰胺的热解行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
15 |
张宏芳,倪宏刚,郑建斌;Cd~(2+)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剂中烟酰胺的示波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5期 |
16 |
W.J.Michaely;A.D.Gutman;王纯;;新型的褪绿除草剂—2—苯氧基烟酰胺类[J];农药译丛;1989年05期 |
17 |
刘耀华,潘继刚,黄月君,何明威;重铬酸烟酰胺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氧化作用[J];化学通报;2000年05期 |
18 |
徐珊;朱五福;郑鹏武;吴英良;;2-氨基-5-溴烟醛的合成[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3年03期 |
19 |
于佳明,刘扬,谢妮,孙炜,王家骏,李洪权;烟酰胺对光老化皮肤真皮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2年02期 |
20 |
刘宇;;烟酸/烟酰胺生产及市场现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9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