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药用成分的研究及其活性初步探讨
【摘要】:沙棘(Hippophae rhanmoides L.)是胡颓子科(Elaeagnaceae)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沙棘黄酮是其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已被证实具有抗炎、抗氧化、降糖等多种药用功能。目前的药效研究仅针对沙棘总黄酮,但总黄酮成分不明确,制约了沙棘黄酮药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本课题通过对沙棘果渣、沙棘籽和沙棘叶黄酮进行提取和纯化,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沙棘三个部位的黄酮提取物,开发建立了新的HPLC和LC-MS/MS的黄酮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完成了对于沙棘六种黄酮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所获得的具有精准定性、定量结果的黄酮提取物在小鼠的血糖实验中获得了初步的结果,为沙棘不同部位黄酮的深入药效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对沙棘果渣、沙棘籽和沙棘叶原料进行了基本质控检查,完成了包括水分、总糖和总脂肪含量在内的主成分测定。而后对沙棘不同部位进行黄酮提取,沙棘总黄酮粗提率分别为沙棘果渣5.04%,沙棘籽3.67%,沙棘叶6.85%。以纯化前后总黄酮含量和总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对于黄酮提取样品的纯化效果,结果显示D101大孔吸附树脂更适合沙棘粗黄酮的纯化。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后,沙棘黄酮的纯度分别达到了:沙棘果渣73.3%,沙棘籽66.7%,沙棘叶36.7%。而后,以沙棘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对沙棘叶提取工艺中的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了优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最终确定沙棘叶黄酮粗品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石油醚脱脂、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温度80 oC,料液比(g/m L)为1:16,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为3次,总黄酮提取率高达7.10%。针对沙棘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通过不断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成功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儿茶素、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这六种黄酮的HPLC方法和LCMS/MS方法,并完成了相关方法学验证,包括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稳定性的考察。本论文中所开发的分析方法,在最大程度上覆盖了沙棘黄酮的主要苷元,实现了沙棘不同部位黄酮的完整分析,并且将黄酮的分析检测限降低至纳克级别,为黄酮类成分的痕量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所开发的两种检测方法对沙棘不同部位黄酮样品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LC-MS/MS检测结果显示沙棘果渣黄酮样品中主要成分是异鼠李素45.42 mg/g、槲皮素23.41 mg/g、芦丁20.51 mg/g、儿茶素4.12 mg/g;沙棘籽黄酮样品中主要成分是异鼠李素52.46 mg/g、槲皮素44.15 mg/g、山奈酚32.48 mg/g;沙棘叶黄酮样品中主要成分是山奈酚132.08 mg/g,异鼠李素42.36 mg/g、槲皮素27.78 mg/g。沙棘不同部位黄酮的降血糖药效的初步研究显示:沙棘籽和沙棘叶黄酮纯化物显示了很好的快速降血糖的生物活性。根据前期LC-MS/MS的检测结果,可初步推测沙棘黄酮的快速降血糖的药用功能可能跟异鼠李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有关,为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药用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
|
|
1 |
于长青,朱刚;沙棘药用价值的研究[J];甘肃科技;2004年01期 |
2 |
刘圆;藏药材沙棘的研究现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3 |
徐青;蒙药沙棘的研究概况[J];中药材;1989年07期 |
4 |
徐青;;简述蒙药沙棘[J];新疆中医药;1991年01期 |
5 |
吴维群,张凤杰,陈照云;藏蒙药沙棘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年02期 |
6 |
金怡,姚敏;沙棘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3年03期 |
7 |
赵臣,丁晓燕;沙棘果的药用价值[J];职业技术;2003年09期 |
8 |
刘庭江;浅议沙棘果的药用价值[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年05期 |
9 |
张冬红
,李晓华;沙棘与健康[J];陕西林业;2005年03期 |
10 |
冀宝营;刘晓辉;孙翠焕;王艳华;;展望沙棘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J];沙棘;2005年04期 |
11 |
李繁;;沙棘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1期 |
12 |
;沙棘果糖浆疗效观察[J];青海卫生;1975年04期 |
13 |
肖倬殷;沙棘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华西药学杂志;1989年02期 |
14 |
钟飞;蒋韵;吴芬芬;舒荣华;蔡仙德;谭剑萍;;沙棘总黄酮对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1989年01期 |
15 |
米;;“神密果”——沙棘[J];乡镇论坛;1989年04期 |
16 |
黄亦琦,肖玉燕;山西沙棘维生素E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09期 |
17 |
徐伟,曲伸,徐杰,徐同印;沙棘栽培[J];时珍国药研究;1993年04期 |
18 |
徐铭渔;正确评价沙棘的抗癌作用及其研究方向的探讨[J];沙棘;1994年04期 |
19 |
武福亨,赵玉珍;沙棘的药用价值[J];中国水利;1994年09期 |
20 |
黄宝福;沙棘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