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角下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思维研究
【摘要】:在“从用户体验到体验设计”的范式转型背景下,体验设计思维以及体验设计中的意义构建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凸显。现象学哲学非常关注体验和意义问题,本文将现象学理论引入体验设计的研究中,从哲学层面探究体验设计思维的普遍原理。这一理论首先从论述设计对象的体验转向出发,阐述了体验的本质结构以及意义的形成机制。在明确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的目标以后,从三个层次阐述了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思维。由于流俗的“用户”观念对人的丰富体验能力的遮蔽,目前的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无法实现意义创新。所以,设计对象需要从用户的体验转向体验本身:设计的目标人群从使用者拓展到体验者,设计的内容从使用行为拓展到体验本身。人的体验具有意向性,它是具有意向对象的意向活动,其本质结构即“意向活动-意向对象”结构。意向活动对于意向对象的构成过程就是人们体验到意义的过程。意义驱动的设计思维是一种从设计师的切身体验出发的设计思维。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思想启示设计师要将抽象的技术世界转化为具有丰富体验性的生活世界。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的目标即从设计师的切身体验出发,恢复生活世界的丰富体验性。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思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于胡塞尔的“纯粹体验”思想的透明界面体验设计思维。纯粹体验是一种认识体验,事物的意义是体验者在意识内部构成的。纯粹体验揭示了体验的透明性,体验设计师应该将产品或服务的所有界面或触点都当作同一的透明界面来进行设计。其次是基于海德格尔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的无意识体验设计思维。实际生活经验是人在世界上与事物打交道的体验,事物的意义是体验者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动态形成的。实际生活经验揭示了体验的无意识性,体验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体验者与事物打交道的方式,让体验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与事物照面,从而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领会事物的意义。最后是基于梅洛-庞蒂的“身体知觉”思想的体验设计的身体性思维。身体知觉体验先于认识体验和感觉体验,人的身体是意义的纽结和发生场。身体知觉体验揭示了体验的身体性。基于身体图式理论,体验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加体验者的身体运动与其情境的匹配程度来实现具身体验。基于身体知觉场理论,体验设计师可以通过弱化和减少体验对象的规定性,营造出宽松的体验氛围,在体验者与事物之间创造具体的、动态的、双向的联系。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笔者在设计实践中应用意义驱动的体验设计思维的一个案例,描述了该理论在项目定义和设计方案提出阶段的具体应用过程,初步验证了该理论对设计实践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