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软物质团簇制备金纳米粒子的可调控软模板作用研究

王纯荣  
【摘要】: 纳米技术是当前最前沿的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控制则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材料在尺寸、形态以及表面与体相原子数比和表面性质等方面均与普通同质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在光学、微电子学、磁学、催化和生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是胶体化学、材料科学和界面科学的新兴交叉领域,也是当今科学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 本论文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大分子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形成的软物质团簇与氯金酸(HAuCl4)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软物质团簇在溶液中的结构。在此研究基础上,以SDS-PEG软团簇为模板,利用超声还原和光还原方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球形金纳米粒子;以SDS-PEG软团簇为模板,利用PEG自还原能力制备了片状、环状和弧形金纳米粒子;以SDS-PVP软团簇为模板,利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多脚状金纳米粒子。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SDS与大分子PEG或PVP组成的软团簇在制备金纳米粒子过程中的模板作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表面张力、稳态荧光猝灭、荧光分子探针和激光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HAuCl4对表面活性剂SDS与大分子PEG或PVP组成的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曲线的临界浓度、比饱和簇集量[Γ∞]、胶束聚集数N b、微环境极性(I1/I3)和水动力学半径Rh等的影响。实验发现HAuCl4促使SDS-PEG或SDS-PVP体系表面张力的第一临界浓度c1减小,而对于其第二临界浓度c2的影响不大。HAuCl4可促使SDS-PEG或SDS-PVP体系的束缚胶束聚集数和饱和簇集量增加,微环境极性减小,并且随着SDS浓度增加,水动力半径随之增大。 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以SDS-PEG组成的软团簇作为模板,利用超声和光还原手段,分步诱导合成不同粒径的球形金纳米粒子。研究发现SDS和PEG含量对合成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有明显影响,当SDS浓度较低时,随着SDS浓度增加,纳米粒子粒径逐渐变小;当SDS浓度高于一定值时,纳米粒子形貌发生变化,出现三角和截头三角形等不规则形状;在含较高浓度PEG的反应液生成的金纳米粒子的分布较窄。 第三部分研究PEG自还原HAuCl4合成金纳米粒子时,SDS-PEG组成的软团簇作为模板对于金纳米粒子尺寸和形貌的影响。该制备过程中只有SDS-PEG模板中的PEG组分参与还原反应,而不添加外加任何还原剂。研究发现PEG自还原HAuCl4后首先形成金量子点;然后在软模板的作用下使金量子点自组装成金纳米片形貌的金量子阱,再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周期将此金纳米片母体经老化处理得到不同空洞尺寸的纳米环形貌的金量子阱;最终金纳米环裂解为金纳米弧。这里,SDS与PEG组成的软模板控制金纳米粒子的尺度和形貌,PEG既作为稳定剂保护金纳米结构,又作为自还原剂将水溶液中的金离子还原成金纳米粒子。 第四部分采用SDS-PVP形成的软团簇为模板,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快速还原HAuCl4并自组装成当量直径50 nm且粒径分布窄的多脚状金纳米粒子,并对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多脚状金纳米粒子的模板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通过改变SDS和PVP的含量,可以对金纳米粒子形貌实施调控,方便地实现金纳米粒子在球形-多脚状-球形形貌间的依次转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运涛;易绍平;王涛庆;钟文斌;;聚吡咯纳米线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1年05期
2 张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石中金[J];有色矿冶;2011年04期
3 李霞章;倪超英;陈志刚;;有序介孔CeO_2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陈永欣;韦新红;黎香荣;吕泽娥;阮贵武;;巯基棉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岩矿中痕量金和钯[J];冶金分析;2011年06期
5 杨延欣;唐春娟;牛强;胡秋波;张永胜;;ZnSe空心球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陈颖;黄英;何倩;王艳丽;;软模板法制备TiO_2纳米棒[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4期
7 聂天河;;泡塑吸附ICP-AES法测定地矿样品中金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8 徐秀丽;李晶莹;;硫脲法从废旧电路板中浸取金、银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02期
9 刘迎新;孟令富;魏作君;时洪涛;;La_2O_3助剂对Au/TiO_2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1年07期
10 吕爱花;吕宏缨;金明善;廖卫平;索掌怀;;Au-Ni/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J];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11 韩啸;王铀;刘淑娟;胡立江;;聚苯胺/石墨烯/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电容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12 佘育生;孙伟华;詹瑛瑛;林性贻;郑起;;Au/Cu_xMn_yO_z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CO消除性能[J];催化学报;2011年07期
13 闫红岭;李振;刘军;高志军;;湿法分解—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金、铂、钯[J];黄金;2011年08期
14 郑雅杰;洪波;;漂浮阳极泥富集金银及回收锑铋工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5 方云;吴梦洁;任月萍;江明;;PVP-SDS软模板引导常温水相一锅法合成银纳米棒[J];化学学报;2011年15期
16 刘应亮;谢春林;;孔碳材料制备的研究进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年03期
17 余冬燕;王萍萍;胡迪;沈毅;;SnO_2空心微球的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2011年07期
18 杨正龙;汤锋锋;袁俊杰;浦鸿汀;罗智宇;邵启超;;聚丙烯腈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7期
19 贾铁昆;王晓峰;王为民;廖桂华;刘红飞;刘缙;;蠕虫状介孔Sn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0 李昊;赵晨;张娇霞;郑亚萍;;模板自组装技术的研究进展[J];粘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荣;李春侠;;从铂钯精矿中提取金铂钯[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永晔;包建春;徐正;;亚微米级金属空心球的软模板法合成[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3 朱文凤;黄松;吕俊武;;安徽铜陵地区矽卡岩型铜矿床伴生金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莎莎;朱文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智能卡芯片中的金[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王翠英;陈祖耀;朱光明;林祖赓;尤金跨;;模板法制备纳米线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鲁闻生;江龙;;聚联乙炔/Au空心微球在DNA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黄长玉;祝建国;;浅析地质样品中金分析方法的不稳定因素与干扰消除[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强金凤;许静;牛文军;沈明;;复合软模板诱导的In(oH)_3/In_2O_3空心球控制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袁金颖;石高全;洪啸吟;;软模板法制备导电高分子微结构阵列[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贺攀科;张敏;杨冬梅;董芳;杨建军;;微波-二元醇技术制备Au/TiO_2及其光催化消除臭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纯荣;软物质团簇制备金纳米粒子的可调控软模板作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2 郭江江;水相体系中软模板法制备片状聚苯乙烯纳米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段国荣;纳米ZrO_2的软模板法制备、结构调控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雪梅;扫描电化学显微术构建金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微图形[D];山东大学;2007年
5 肖峰平;过渡金属催化的α-重氮羰基化合物以及炔烃的反应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6 张福强;介孔材料水热稳定性的改进及新型介孔碳材料的水相合成[D];复旦大学;2007年
7 孙建国;PEG水凝胶的金微图案化修饰及其表面细胞黏附行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林宏;新型紫外纳米牙印光刻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熊世权;离子液体纳米材料复合物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邹贵付;无机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生成机制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宗伟;软模板调控碳酸钙晶体生长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刘阳;表面活性剂辅助的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刚;阴离子交换膜固相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金[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陆文娟;室温离子液体中金的电沉积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海鑫;基于硅油稀释聚二甲基硅氧烷法制备软模板的紫外纳米压印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徐丽红;氧化锌/银(金)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昆;宋与辽夏金间的走私贸易[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崇松;金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吴淑莹;咪唑基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功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俊艳;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探讨[D];东华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