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拓扑法的与时间相关二维矢量场可视化

曹太林  
【摘要】: 矢量场可视化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流体力学等领域。在矢量场中,传统可视化方法仅表示某些特定点附近矢量的分布特征,而无法反映矢量场的整体结构信息。矢量拓扑结构分析法是一种提取临界点的特征可视化,能够表示整个矢量场的空间结构。本文对基于拓扑法的与时间相关二维矢量场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对矢量线可视化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方法检测封闭流线时完全依赖网格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拓扑法的封闭流线检测和可视化方法,它通过采用特征流场跟踪流线上的临界点,然后运用鞍状连接符从临界点开始,按照雅可比矩阵特征向量的方向对流面进行积分,检测到封闭流线。 其次对矢量面可视化进行研究,对检测分离面时流面积分的不连续以及映射离散的问题,提出基于拓扑法的分离面检测和可视化,它通过采用图象分析的方法去检测流面与分离面的相交线,即种子曲线;然后选择种子曲线上的任一点,对其进行积分得到迹线,由所有种子点积分得到的迹线构成的面就是所要检测的分离面。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封闭流线检测和可视化方法,解决依赖网格问题。该方法通过跟踪临界点,使得封闭流线在第一步就被检测到,同时可以检测到特殊时间步的封闭流线。分离面检测和可视化方法解决了流面积分不连续和映射离散问题,检测精度有所提高。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泽民;蒋叶金;任姝婕;;航迹拓扑序列的SVD相关匹配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2 吴泽民;邱正伦;任姝婕;;多传感器航迹相关的区域匹配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占平;汪国平;董士海;;一种新的VolumeLIC可视化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2 康明才;欧习洋;;基于TCT的新型可控串联补偿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贻斌;李彩虹;宋锐;刘鲁源;王睿;;基于混沌控制的多目标不确定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义;张文耀;宁建国;;基于拓扑分析的三维爆炸场可视化[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康健;面向工程与科学计算的分布式可视化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董德尊;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识别与构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太林;基于拓扑法的与时间相关二维矢量场可视化[D];江南大学;2008年
2 邓建全;二维矢量场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田永慧;基于LIC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研究及其在NPR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0年
4 苏芳;基于GPU的二维矢量场可视化点噪声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冯冲;基于纹理的矢量场可视化并行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潘金京;基于纹理的矢量场可视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张源;电路的并行拓扑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裴保梅;基于物理特征的二维流场的并行拓扑结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奎;移动机器人完全遍历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王珍意;电力系统状态估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