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淀粉/PVA共混浆膜力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使用化学方法对淀粉进行变性处理,以提高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以三聚磷酸钠和醋酸乙烯酯作为酯化剂,通过改变酯化剂对淀粉的投料比,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取代度的酯化变性淀粉——磷酸酯淀粉和醋酸酯淀粉。研究了这两种淀粉的酯化变性深度、PVA分子结构与淀粉/PVA共混浆膜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这两种酯化淀粉与PVA间的共混比对共混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变性深度、PVA分子结构及共混比对共混浆膜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淀粉磷酸酯化变性而言,随着淀粉变性深度的增大,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大及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度为0.016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磷酸酯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当磷酸酯淀粉/PVA的共混比为50:50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小值。提高PVA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醇解度,都有利于改善共混浆膜的力学强度,提高耐屈曲性能。对于淀粉醋酸酯化变性来说,随着淀粉变性深度的增大,共混浆膜的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能提高,磨耗减小;随着醋酸酯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能变差,磨耗增加,当醋酸酯淀粉/PVA的共混比为50:50时,断裂强度最小,进一步增加或减小醋酸酯淀粉的质量分数,断裂强度增加。提高PVA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醇解度,都有利于改善共混浆膜的力学强度,提高耐屈曲性能。
|
|
|
|
1 |
程瑞华;曲丽君;郭肖青;;壳聚糖与PVA共混膜成形工艺探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1年04期 |
2 |
黄静;赵琦;卓坚锐;包建军;;交联PVA/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J];塑料;2010年01期 |
3 |
荣瑞萍,周建伟;不同规格PVA的上浆性能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00年03期 |
4 |
赵梓年;刘家祺;朱会霞;贾士儒;;细菌纤维素/聚乙烯醇双网络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纳米科技;2010年02期 |
5 |
王德松,马劲松,陆光月;PVA对PVA纤维和水泥材料力学性能影响[J];化学建材;1997年06期 |
6 |
陈永平,廖建和;溶胶-凝胶法制备PVA/SiO_2杂化材料[J];热带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
7 |
马训明;郭玉海;陈建勇;孙芳;;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凝胶纺丝[J];纺织学报;2009年03期 |
8 |
石锐;朱爱臣;毕经亮;张立群;陈大福;田伟;;淀粉/PVA膜在血浆模拟液及唾液模拟液中的体外降解行为及相关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
9 |
孙芳华;朱树琦;陈彦模;俞昊;朱美芳;;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混干纺初生纤维的研究[J];合成纤维;2010年07期 |
10 |
朱玉俊;伍社毛;;SBR/聚烯烃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制及有关性能的探讨[J];特种橡胶制品;1985年01期 |
11 |
邹国享;邹新良;瞿金平;;淀粉/PVA塑料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J];塑料;2007年01期 |
12 |
杨璐铭;唐屹;陈武勇;张小燕;叶光斗;;热拉伸定型对胶原蛋白/PVA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
13 |
朱华跃;肖玲;;湿热处理对壳聚糖/PVA共混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14 |
薛兆弘;谢伶;严瑞芳;;共混硫化杜仲胶的研究[J];弹性体;1992年01期 |
15 |
M.N.Ismail;王进文;;NR/SBR和NR/NBR共混硫化胶的疲劳性能和力学性能[J];橡胶参考资料;2000年09期 |
16 |
李文辉;黄承亚;马玫;;CPVC/PVC共混物性能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9年01期 |
17 |
闵惠玲;王继虎;丁悦;朱禹;秦王超;;P(MMA-MA)/OMMT纳米复合材料对PVC的改性研究[J];非金属矿;2009年06期 |
18 |
许晓秋,唐德敏,冯建新,张爽男,杨桦;LLDPE/HDPE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2期 |
19 |
翟茂林,余振,李军,伊敏,哈鸿飞;PVA膜共辐射接枝改性的初步研究[J];同位素;1999年03期 |
20 |
张伟,李辉勤,俞宏英,孟惠民,顾正秋,孙冬柏;PVA水凝胶(PVA-H)的干燥与溶胀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