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钢领新型抛光工艺及其抛光机理的研究
【摘要】:
本文创造性地将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应用于纺织钢领的抛光中。通过试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磨料流加工(AFM)技术,CMP技术抛光钢领时具有抛光效率高、表面光洁度好等优点。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找出了公转转速、磨料容积比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的最好水平组合,并且,应用这种最好组合所做的抛光试验,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发现料桶形状和转动比对抛光效率也存在着影响。转动比控制着行星料桶内部液固两相的流态特征,而不同的流态特性影响着钢领的抛光效率。将模拟结果与高速摄影的试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FD模拟结果是很可靠的。通过对比各种转动比下的特征图,发现随着转动比的增大,行星料桶内部磨料经历了由堆积在料桶一侧到弥散最后再到堆积在料桶四周的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而磨料在料桶中的弥散程度对抛光效率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当磨料堆积在一侧时,分布在另一侧的钢领难以达到与在磨料中的钢领同样的抛光效果;同样,当磨料紧贴在料桶壁面的四周时,分布在料桶中间的部分钢领也难以很好的抛光,由此,得出了离心抛光机最佳转动比的控制范围。
最后,论文主要分析了行星料桶中抛光钢领的抛光机理,并且研究了软质层的生成对磨损率和抛光质量等重要参数的影响。试验及研究表明:在软质层的作用下,随着磨损率的增加,钢领表面的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
|
|
|
1 |
张基安;;钢领会议在青岛召开[J];纺织器材;1988年05期 |
2 |
;装有气动钢领的毛纺细纱机[J];毛纺科技;1989年01期 |
3 |
郭会清,顾行方;刷镀Ni-SiC-WC-MoS_2复合镀层钢领的纺纱性能[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4 |
;钢领的气体渗碳[J];上海纺织科技;1973年07期 |
5 |
张志乾;钢领磨损机理的探讨[J];摩擦学学报;1983年02期 |
6 |
;PG型非晶态钢领通过鉴定[J];纺织学报;1992年05期 |
7 |
竺钦安;三种耐用钢领的机理和特性[J];纺织学报;1992年12期 |
8 |
;试论下支承钢领的优越性[J];纺织器材;1994年05期 |
9 |
黄瑞祥;新型无走熟期钢领钢丝圈[J];纺织器材;1996年02期 |
10 |
郭会清;钢领磨损失效机理及使用性能的探讨[J];棉纺织技术;1997年07期 |
11 |
成景川,王煜,牛向东;如何减少钢领制造中的变形[J];山西科技;2001年05期 |
12 |
张建香;钢领结构形态与性能关系的初步分析[J];纺织器材;2004年05期 |
13 |
屠珍雪,周国强,龚金华;钢领钢丝圈的配套使用和管理[J];棉纺织技术;2005年02期 |
14 |
崔亚;;“钢领”是怎样炼成的[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18期 |
15 |
张一鸣,张弋飞,叶奎声,曾明顺,沈卫群,赵菊清;低温渗硫钢领的研究[J];纺织学报;1983年02期 |
16 |
周爱琳,翟为群;应用微机分析纺纱张力气圈形态与钢领的关系[J];纺织学报;1986年10期 |
17 |
许亚平,朱建峰,孙全新,唐建春,崔俊,戴亮星;棉纺钢领的修磨[J];纺织器材;1999年06期 |
18 |
周景涛;细纱振波钢领[J];上海纺织科技;1978年12期 |
19 |
杨智辉;粉冶钢领在烧结和热处理过程中的控制[J];纺织机械;1994年04期 |
20 |
令狐昌洪;钢领钢丝圈配套发展方向[J];四川纺织科技;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