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ifford傅立叶变换的流场可视化
【摘要】:
基于特征的可视化技术是科学计算可视化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矢量场可视化方面有着重要应用。本文综述了基于特征的流场可视化技术,对其在流场可视化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特征可视化克服了传统可视化方法的弊端,通过发现和抽取场中有特殊意义的结构或用户感兴趣的区域,达到对场中有意义的部分即“特征”进行重点可视化的目的。通过这类“有选择的”可视化,可以滤除无关数据,极大的降低信息处理量,甚至获得被抽取特征的量化描述。对于那些包含庞大多维数据集的可视化对象,特征可视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涡流是流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采用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来识别流场的涡流特征。该方法,是将计算流体力学得到的矢量数据集与合适的滤波器做卷积,通过求取其最大相似值来提取流场的特征点,这种方法减少了数学计算的过程,并把基于Clifford代数的Clifford卷积应用到流场的模板匹配中,对噪声也是敏感的。经证实,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显示流场的涡旋结构。
卷积和傅立叶变换是图像处理的基本工具,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可以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进行分析,使快速卷积、特征识别等许多算法易于实现。结合Clifford代数理论,验证了Clifford傅立叶变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lifford傅立叶变换把Clifford卷积运算由空间域转化到频域运算,大大缩短了运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
对于实际应用中大量存在的不规则数据集,尝试把非均匀傅立叶变换延伸到非均匀Clifford傅立叶变换,窗函数选择了平滑窗,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理论上验证了基于平滑窗的非均匀Clifford傅立叶变换的可行性,是否可以有效的可视化不规则流场,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
|
|
|
1 |
徐华勋;马千里;蔡勋;李思昆;;有界区域流场拓扑Voronoi图可视化[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年04期 |
2 |
姜继海,张冬泉;Matlab环境下可视化工具箱的开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3 |
董钰;郭军华;;基于三维表面纹理合成的流场可视化[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
4 |
孙涌;王志坚;索丽生;;水平集法对流场相界面应用的分析与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03期 |
5 |
马玉洁;;基于海洋流场的多级拓扑可视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6 |
李海生,杨钦,陈其明;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流场的流线构造[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7 |
孙鹏飞,鲍劲松,金烨;三维涡流结构的触觉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8 |
谭德宝;叶松;黄艳芳;夏煜;;基于Vega Prime的流场三维动态可视化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1期 |
9 |
王斌,王文平,雍俊海,孙家广;基于半规则纹理合成的流场可视化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8期 |
10 |
张文耀;蒋凌霜;;基于HSV颜色模型的二维流场可视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1 |
范茵;孙长会;李骞;;实时的2D不稳定流场可视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0年09期 |
12 |
雷勇,魏涛,柳共青;CFD可视化研究与进展[J];航空计算技术;1999年01期 |
13 |
李骞;范茵;张璟;王磊;;基于旋度计算的流面生成算法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7年04期 |
14 |
吴晓莉;史美萍;贺汉根;;基于特征提取的三维流线分布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5 |
周迪斌;解利军;郑耀;;基于纹理的增强型3D流场绘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年03期 |
16 |
马玉洁;;使用Voronoi图对流场拓扑区域进行划分[J];工程图学学报;2011年03期 |
17 |
薛红娟;顾耀林;;拓扑分析在海洋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9年03期 |
18 |
马千里;李思昆;白晓征;程志全;徐华勋;;CFD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高质量体绘制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1年03期 |
19 |
周洞汝
,杨荣
,杨卫
,金可;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的算法及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1993年02期 |
20 |
吴晓莉;贺汉根;;VR系统中的三维流场可视化(英文)[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