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木本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任务。由于当今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加剧,土地资源大片的转变成为为人类直接利用的农田和城镇。同时,人类从残存自然植被中获得资源的手段和技术越来越有效,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恢复能力大为下降。特别是对诸如江苏省这样人口高度密集、工业化程度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生物多样性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消失,大量物种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的资料,地球上处于受威胁状态的植物种数约占总种数的1/10。如果人类的行为象现在这样继续破坏环境的话,今后20—50年将有15%的物种灭绝。因此,保护植物资源,拯救珍稀濒危植物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文在全面认识国内外关于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立法与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种群格局及物种生态生物学特征等进行总体评价、综合分析和分项诊断,针对江苏省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及专家咨询等方式,进一步考证、核实和发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在江苏的自然分布状况,摸清种类及种群的个体数量,调查其栽培、开发利用、生境、保护管理及研究状况;同时,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对其区域内具物种多样性保护意义的关键树种及其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考并借鉴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原则依据;提出了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并进行了等级划分,介绍了60种较重要的木本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探讨特定类群物种的濒危机制,界定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的概念内涵;以所提出的60种保护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利用系数及保护现状系数制定了保护的定量化分级指标,并对其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进行了研究;收集国内外相关(同类)研究领域的法律法规及其政策,分析其可采纳之处,从立法现状、存在问题及保障机制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加强我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政策性构思及措施。
结论如下:(1) 中国木本珍稀濒危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在江苏自然分布的有12种,隶属于9科,10属;并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2个保护类别分别提出保护名录,每个保护类别分3个等级作保护名录;(2) 建议加大地方性立法程度,针对当前江苏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江苏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制定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3) 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扩大保护范围,提高保护级别;(4)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及野生植物保护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