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环境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对竹炭的环境效应及作用机理作了以下研究:
研究了竹热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和竹炭、竹醋液及竹煤气的生成规律,并探讨了竹炭的基本性能与最终炭化温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首次利用CHN-O-RAPID 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研究了竹炭、木炭的元素组成与性能的关系。不同最终炭化温度竹炭中的碳元素的含量随着炭化温度升高而升高,而氢、氧元素含量则相反;竹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铜、硒、锌、锶等,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很低或在安全范围之内。
综合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拉曼光谱分析技术(Raman)、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竹炭的化学结构、表面官能团变化、微晶结构形成规律,揭示了竹炭的形成规律与形成特点。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竹炭的微观结构、比表面积与孔隙特征等进行了观察与表征,研究了不同最终温度炭化条件下竹炭孔隙的形成与发展规律。首次发现了竹炭的孔隙结构、形状非常类似并接近于由五元环和六元环所组成的洋葱状富勒烯(C60)和展开的碳纳米管结构。
研究了不同最终炭化温度所得竹炭对污水和对环境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处理不同的污染源应使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竹炭。并测试了竹炭的红外线性能与负离子性能。
世界首次研制成功纳米改性竹炭光催化吸附、分解、杀菌剂,并研究了纳米改性竹炭吸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能和对绿色木酶、黑曲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的抑菌和杀菌性能。
研制出了竹炭、竹醋液的洗发香波和沐浴露和生产高吸附性能竹炭的机械炭化炉。
纳米改性竹炭光催化吸附、分解、杀菌剂;竹炭、竹醋液的洗发香波和沐浴露;高吸附性能竹炭的机械炭化炉已实施产业化生产。
|
|
|
|
1 |
华中,仲亚娟,于万秋;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与炭化温度的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 |
李居影;李莹;魏化震;;先驱体微观结构对泡沫炭比强度和隔热性能的影响[J];炭素技术;2008年02期 |
3 |
程海涛;傅金和;王戈;余雁;田根林;;竹炭比表面积影响因素的分析[J];木材工业;2009年05期 |
4 |
段小月;常立民;刘伟;;制备工艺对活性炭电极电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5期 |
5 |
张永奇,房倚天,黄戒介,王洋;半焦制备烟气脱硫用成型活性焦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4年01期 |
6 |
许阳;郭伟;王媛;张庆波;李启龙;尹承绪;;云南无烟煤生产铸造型焦的研究[J];煤化工;2006年03期 |
7 |
陈枝晴;;PVC废料炭化回收处理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9年06期 |
8 |
李凤娟;李铁虎;陈青香;庄强;;炭化温度对中间相炭微球结构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09期 |
9 |
张文标;钱新标;马灵飞;;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0 |
褚淑祎;周小琴;张妙仙;单胜道;;不同炭化温度下烧制的竹炭对邻氯酚的吸附[J];环境化学;2010年02期 |
11 |
李学佳;季涛;高强;杨江川;;制备粘胶基活性碳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0年08期 |
12 |
胡娜娜;林兰英;傅峰;;炭化温度对木质导电炭粉导电性的影响[J];木材加工机械;2011年03期 |
13 |
夏笑虹;刘洪波;陈杰;石磊;何月德;;炭化温度对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12期 |
14 |
张东升;邓丛静;王志勇;陈名柱;刘洪波;夏笑虹;何月德;;炭化温度对竹基活性炭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林产工业;2010年03期 |
15 |
李劲;夏金童;何姣莲;张军华;;废弃轮胎制备中孔炭吸附材料工艺及性能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
16 |
赵红阳,李云峰,郭坤敏;成型压力与炭化温度对吸附材料性能的影响[J];林产化工通讯;1998年02期 |
17 |
黄彪,高尚愚;木质炭化物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4年03期 |
18 |
陆华;利用直接加热改善低温出炉焦炭质量的条件[J];燃料与化工;1997年05期 |
19 |
张永奇,房倚天,王洋;炭化温度对流化床飞灰制活性焦性能的影响[J];环境化学;2003年06期 |
20 |
卢元键;;沸腾炉在活性炭生产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