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迷迭香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张华通  
【摘要】:经种植筛选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abiatae),优株嫩芽和枝条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多效唑(PP_(333))的浓度及其配比;三碘苯甲酸(TIBA)、培养基成分的浓度、附加物质椰乳(CM)及温度等对诱导分化芽、芽的增殖、伸长及生根:温度、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及组培苗3-5cm的单芽节和嫩芽及7-10cm的半木质化嫩梢作为插穗,研究了不同基质、季节和生根促进剂等对生根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组织培养和扦插技术方法,进行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培养基为3/4MS+蔗糖3%+6BA0.2mg/L+NAA0.01mg/L+CM150ml/L,温度23~19℃有利于促进腋芽的形成和伸长;1/2MS+蔗糖1.5%+IBA1.0mg/L+NAA0.5mg/L+PP_(333)0.05mg/L有利于诱导芽生根;基质河沙和珍珠岩:河沙(1:2)、IBA50mg/L浸30分钟及春季有利于扦插生根和提高移栽成活率;利用芽增殖培养→生根炼苗培养→移栽上盆→扦插→出圃这一工厂化育苗生产流程生产苗木,成本低,苗木质量优,繁殖速度快。该技术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商品化苗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树河;翁锦周;林江波;陈永快;林加耕;;迷迭香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2 许秀玉;李小川;陈建新;王振师;;迷迭香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3 张华通;王振师;林晓萍;李小川;;迷迭香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4 刘连成,叶魏,陈洪江,鲁文娟,毛积磊;迷迭香日光温室周年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年09期
5 刘兴宽,郁建平,连宾,吴庆松,王德义,时磊;贵州引种的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周小平;孙英;;保健芳香特菜迷迭香[J];致富天地;2006年07期
7 李其硕;;大有前途的植物——迷迭香[J];今日种业;1987年01期
8 孙尚贤;;芳香植物迷迭香[J];生命世界;1986年01期
9 陆翠华;;迷迭香的引种栽培和抗氧化试验[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2年01期
10 汪开治;健脑食品[J];植物杂志;2003年02期
11 王用楫;;流行性乙型脑炎组织培养中和试验方法研究[J];微生物学报;1975年01期
12 周希澄;张加宝;;棉花雌蕊组织培养出现真叶[J];河南农业科学;1980年12期
13 吴昭平;詹雪娇;卢丽芬;;香子兰组织培养繁殖初报[J];亚热带植物科学;1982年02期
14 周志坚;翟应昌;李倘弟;;马占相思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03期
15 刘敏;舒金生;;景天、白兰花和雪松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06期
16 马凤桐;刘玉荣;;成龄桑树冬芽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01期
17 黄济民;;国际遗传会上我国有关花卉研究成果[J];中国园林;1985年01期
18 王宇清;罗翠娥;;甜菜的组织培养[J];中国甜菜糖业;1986年03期
19 徐龙珠;;甘薯组织培养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1986年10期
20 周祖富;程仕品;;洒金榕茎段的组织培养[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淑萍;王平;孟凡红;;扶芳藤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汤洁;;切花月季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王苏珂;李秀根;杨健;王龙;;西洋梨矮化砧木BA-29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4 孙晓荣;孙晓伟;陈伟;;八仙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张粉粉;谢古珍;曹先彬;;生物技术在香料植物中的应用和发展[A];2002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廖玮玮;伍旭东;蒋美艳;王妍;;苎麻组织培养及其倍性育种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林治良;王长春;林翰;魏文麟;;不同激素在无籽西瓜组培中的效应[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8 王姝杰;张成武;闫淑珍;李世访;;苜蓿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廖飞雄;王碧青;;加入WTO后中国花卉组织培养产业发展的对策[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2004年
10 曹蕾;涂淑萍;;圆齿野鸦椿愈伤组织诱导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梅;乐东拟单性木兰、华木莲、红叶石楠‘红罗宾’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陈天子;基于组织培养和授粉后浸蘸花柱的两种棉花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黄纪念;迷迭香抗氧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和天然抗氧化保健品的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张小猛;Nipradilol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彦妮;复叶槭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转化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詹亚光;白桦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7 武丽敏;小麦遗传转化参数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8 冯东福;胚胎神经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宋建英;邓恩桉微体快繁技术和耐寒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王萍;大豆组织培养体系优化与双价抗虫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通;迷迭香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张晓霞;京西葛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张元国;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马兰珍;杂交松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程冉;文冠果的引种、快繁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6 孟庆敏;复叶槭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王佩香;药用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Makino的GAP相关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柱;马蹄莲和彩色马蹄莲快繁体系的构建和优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迎燕;毛蕊铁线莲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10 谷凤;文心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曼;迷迭香开启天然“抗氧化”大门[N];昆明日报;2010年
2 王新华;俄罗斯用“组织培养”法育出更耐涝小麦[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玉溪李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王淑兰 玉溪市经作站 肖文俊;迷迭香的栽培与利用[N];云南科技报;2005年
4 虞绍 译;迷迭香的栽培管理[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钟香;迷迭香的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0年
6 兑宝峰;芳香浓郁的保健型花卉——迷迭香[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7 吴燕;为谁而开的迷迭香[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一种应用聚丙烯薄膜装作组织培养包装容器的组织培养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9 记者 高锴 通讯员 常洪 安媛媛;天津港警方查获10公斤“迷迭香”[N];天津政法报;2007年
10 林业;西林成为广西最大青蒿与迷迭香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