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交通方式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丁哲  
【摘要】: 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很大程度影响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面对居民出行需求的多样化,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对现有的非机动车、私人小汽车等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整合,要在充分肯定各种交通方式作用的条件下,使客运交通方式结构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兼顾城市环境、能源的要求。本文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客运交通方式的合理结构进行探讨。 首先,本文分析了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现状及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参考国内外客运交通方式结构模式的相关资料,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六种客运交通方式结构模式;其次,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容,分析了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对城市诸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筑交通方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得到两类影响评价结果;随后结合上述评价结果,以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大效率为目标,以城市交通需求、环境容量等因素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交通方式结构优化模型。 文章最后,以苏州市为例,给出促进其发展的合理的客运交通方式结构的计算示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振民;乔明叶;邱海涛;;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J];人民黄河;2010年05期
2 陆仁达,曹信红;关于规划建设我国高速磁浮客运交通的设想[J];中国发展;2005年01期
3 俞孔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J];中国园林;1998年05期
4 邹志云,陆宏军;黄石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客运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5 吴琼华 ,晏克非;1970年大阪世博会客运交通回望(上)[J];交通与运输;2005年04期
6 蓝枫;;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城市景观[J];城乡建设;2010年12期
7 ;第三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3期
8 ;文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刘家麒;;首都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国际大都市[J];北京园林;1999年04期
10 劳远盛;欧洲的水上巴士[J];交通与运输;2005年02期
11 李志刚,刘传玉,唐相龙;天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规划师;2005年11期
12 郭磊;;紧凑城市[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13 李伟;;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7年08期
14 ;广角[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23期
15 李维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16 林晓勤;;建立与城市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电力规划[J];福建建设科技;2009年05期
17 王珅;苗淼;刘锦标;陈鹤;王欣斌;;“中国&澳大利亚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举办[J];建筑创作;2010年06期
18 王飞;治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J];治淮;2003年06期
19 黄春苑;陈俊合;苏晓波;;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6年03期
20 耿小庆;;数字城市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问题;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滨洋;赵景海;;试论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若干问题[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2 程新文;;我国城市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唐启国;;自主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方敏;陈俊楠;;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5 赵洁;;关于创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档案”的构想[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孟克;;浅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8 金福兰;方传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途径[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仇向洋;;关于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文华;;当前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前沿和热点[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平;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评价与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曹如中;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3 汤捷;资本化视角的知识型企业成长性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吕光辉;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魏晟;成年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熊永柱;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7 李韩房;中国电力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朱庆林;海岸带功能评价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刘敬山;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哲;交通方式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秦贞兰;从优化空间结构角度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D];青岛大学;2008年
3 李广文;“双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骏;西安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新红;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及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颖;基于Web的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俊玲;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谢越;吉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双;保持干劲 埋头苦干 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N];盘锦日报;2006年
2 记者 万曦亮;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N];上饶日报;2008年
3 张平;生态主导 做强城市[N];黑龙江日报;2008年
4 李保荣;精心描绘转型新蓝图[N];甘肃日报;2008年
5 章成侠;把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N];四川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李石伦 陈静 实习生 农远星;努力办好“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国际会议”[N];广西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胥会云;大庆:2010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梁波 张跃 周总生;我市力争明年创成省级节水型城市[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首席记者 刘淼;科学规划全市供暖供气工作[N];鞍山日报;2010年
10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何泽荣 罗堃;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